上海人均消费1580餐厅欠薪停业!米其林退出398“穷鬼套餐”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上海黄浦江畔的高端法餐厅L'Atelier 18突然宣布暂停营业,这家人均消费1580元的餐厅曾是当地高端餐饮的地标。然而,这只是高端餐饮业寒冬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北京的Opera BOMBANA、成都的雏Chú MODERN CUISINE等多家知名高端餐厅相继倒闭,上海人均客单价在500元以上的餐饮店数量更是减少了近一半。

高端餐饮业为何遭遇如此困境?首先,经济下行导致消费降级。据吴小波频道发布的《新中产白皮书》显示,2023年43%的中产家庭财富在缩水。中产阶级作为高端餐饮的主要消费群体,其消费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高端餐饮的生意。其次,商务宴请需求大幅减少。随着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高端商务和社会宴请的频率也随之降低。此外,高端餐饮原有的客群流失,而新客群又难以留住。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即便高端餐饮推出优惠套餐,其价格仍然难以承受。

面对困境,高端餐饮品牌纷纷采取自救措施。新荣记推出了398元的“穷鬼套餐”,莱美露滋的套餐在降级基础上加赠了价值近200元的咖啡气泡水。老吉堂、大董等以往标榜奢华的名店也开始做起了外卖生意。美团数据显示,截至6月,上海66家黑珍珠餐厅已在平台上推出了超200种团购套餐,相关套餐订单量月均同比增长3.7倍。

然而,转型和降价并非易事。高端餐饮本身就是一个小众业态,面向的是金字塔尖的精英群体。据美团发布的《精致餐饮报告》,2023年精致餐饮门店数量增至6835家,同比增幅达17%,但约13%的存量精致餐饮门店停止营业,高于往年水平。这表明高端餐饮市场供过于求,竞争异常激烈。

展望未来,高端餐饮业或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2023年中国餐饮消费趋势报告》指出,新一代消费者更追求食物的易获得性与高性价比,“口红效应”愈发凸显。这意味着高端餐饮不仅要考虑质价比,还要兼顾性价比。一些高端餐饮经营者开始转向bistro模式,即人均200-400元左右的精品餐厅,试图在高端和大众之间找到平衡点。

高端餐饮业的困境不仅影响自身,也折射出整个餐饮行业的变革。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餐饮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和经营模式。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同时控制成本,如何在高端和大众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这些都是餐饮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高端餐饮业的未来或许并不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那些能够适应市场变化、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变革中脱颖而出,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