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历史人物——芈月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芈月,这位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女性,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太后”的人 ,更是秦国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政治人物。她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非凡才能,更折射出战国时期波诡云谲的政治风云。

芈月出身楚国贵族,本姓芈,后因成为秦惠文王的妃嫔而被称为“芈八子”。秦国后宫分为八级,从高到低依次为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芈八子的称号表明她在秦惠文王生前的地位并不高,但这并未阻碍她日后登上权力的巅峰。

秦惠文王死后,芈月的儿子嬴稷被送到燕国做人质。 然而,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秦武王意外去世后。 在燕赵两国的支持下,芈月联合自己的同母异父弟弟魏冉,将远在燕国的儿子迎立为秦王 ,即秦昭襄王。这一政治手腕的展现,为她赢得了太后之位,也开启了她长达36年的执政生涯。

作为太后,芈月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 她不仅平定了“季君之乱”,还通过联姻和拉拢等手段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她封同父弟芈戎为华阳君,两个儿子也被封为高陵君和泾阳君。这一系列举措,使得芈月的家族势力在秦国根深蒂固,形成了所谓的“四贵”集团。

在对外政策上,芈月同样展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 她改变过去对义渠国的军事征讨策略,转而采用怀柔政策。 她与义渠王私通,生下两个儿子,使义渠王完全丧失了对秦国的警惕。最终,芈月设计杀掉义渠王,一举灭掉了秦国西部的大患,为秦国东进扫清了障碍。这一举动,被后世学者评价为“功劳不逊于张仪、司马错攻取巴蜀”。

然而,权力的巅峰往往伴随着危机。随着秦昭襄王年龄的增长和范雎等人的进言,芈月逐渐失去了对朝政的控制。 公元前266年,秦昭襄王罢免了芈月的亲信魏冉等人,芈月也随之失势。 次年,这位曾经权倾朝野的太后去世,享年约70岁。

芈月的一生,是权力与智慧的交织,也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奋斗的缩影。她不仅开创了太后专权的先河,更为秦国的统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她的故事,至今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思考权力、智慧与女性角色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