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为什么会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看看专家怎么说?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 —— 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这些症状看似简单,实则揭示了糖尿病复杂的生理机制。

“三多一少”的根源在于血糖过高。当血糖水平持续升高时,肾脏为了排出多余的糖分,不得不增加尿液的产生,导致多尿。多尿又会引起口渴,从而出现多饮。由于血糖无法被有效利用,身体会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来获取能量,造成体重减轻。同时,由于能量供应不足,患者会感到饥饿,导致多食。

然而,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专家李秀丽指出:“ 糖尿病的表现多种多样,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会表现出典型症状。 ”事实上,90%的糖尿病患者早期可能没有这些典型症状,而仅表现出疲劳、乏力,或出现视物模糊、伤口久治不愈等非典型症状。

因此,不能仅凭症状来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根据专家建议,糖尿病的诊断应该依据血糖、尿糖、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具体来说,如果有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加上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均可诊断为糖尿病。如果没有典型症状,则需要在另一天重新复查血糖,至少两次血糖值达到上述标准才能确诊。

值得注意的是,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 ,虽然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李秀丽强调:“通过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等措施,可以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生活压力大、多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专家建议应尽早进行糖尿病筛查。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总之,“三多一少”虽然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面对糖尿病,我们既要警惕其症状,又不能过分依赖症状来判断。定期体检、科学管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应对糖尿病的正确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