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东北 的内蒙古通辽,为何不划给辽宁?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Image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西部边缘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多个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领地。元代属开元路北境,明代初年置福余外卫。清代天聪年间,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扎赉特四部在此会盟,始有哲里木盟,成为内蒙各部首统盟。

通辽市与周边省份的历史关系错综复杂。1918年,通辽县由辽源县析置而来,取通达辽东之意命名。1947年,通辽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哲里木盟曾短暂划归吉林省管理,但1979年又重新划入内蒙古自治区。这种行政区划的变动,反映了通辽市与周边省份之间密切的历史联系。

那么,为什么通辽市最终没有划归辽宁省管辖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通辽市虽然与辽宁省接壤,但其地理位置更靠近内蒙古自治区的中心地带。通辽市北抵兴安盟,西北接锡林郭勒盟,西南邻赤峰市,东南界辽宁省朝阳市、阜新市、沈阳市、铁岭市,东北毗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白城市。这种地理位置决定了通辽市更适合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而非辽宁省的一部分。

其次,从历史沿革来看,通辽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的联系更为紧密。通辽市曾是哲里木盟的中心,而哲里木盟是内蒙各部首统盟。这种历史渊源使得通辽市更倾向于与内蒙古自治区保持一致。

再次,从民族构成来看,通辽市是全国蒙古族人口最多的地级市。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通辽市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15%。这种民族构成特点,使得通辽市更适合留在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内蒙古自治区。

最后,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通辽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中心作用。通辽市的经济总量在内蒙古自治区排名第四,占全自治区的9.13%。将其留在内蒙古自治区,有利于促进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通辽市不划归辽宁省管辖,是基于历史、地理、民族和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这种行政区划安排,既尊重了历史传统,又符合现实需要,有利于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的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