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早期发现脑瘫?10个脑瘫早期症状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见过太多因为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遗憾终生的脑瘫患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运动障碍疾病,全球有超过10亿人患有残疾,其中脑瘫患者超过1000万。在中国,每年新增脑瘫患儿4-6万人,已成为儿童肢体残疾的第一大疾病。

脑瘫的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视。然而,早期发现和干预对改善患儿预后至关重要。以下是我总结的10个脑瘫早期症状,希望能帮助家长和医生提高警惕:

  1. 新生儿期反应迟钝 :患儿对周围环境不感兴趣,反应性差,动作减少,甚至吸吮能力差,经常呛奶。

  2. 先天性反射异常 :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先天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

  3. 肌张力异常 :表现为肌张力增高或降低。肌张力增高的患儿在换尿布时难以分开大腿,四肢僵硬;肌张力降低的患儿则显得过于松软。

  4. 运动发育迟缓 :4个月时仍不能竖头,5个月仍不会翻身,8个月还不会坐。

  5. 异常姿势 :抱举时足尖朝下,呈足尖站立姿势;俯卧位时双下肢伸直,两腿分开(外展)困难。

  6. 手部功能异常 :4个月时仍拇指内收,抓物困难;9个月时仍不能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对指取物。

  7. 面部表情单调 :表情呆滞,缺乏变化。

  8. 眼肌不平衡 :双眼不能聚焦于同一个物体。

  9. 吞咽困难 :流涎过多,进食困难。

  10. 认知和行为异常 :兴奋多动或孤独脆弱等。

值得注意的是,脑瘫的早期症状可能与其他发育迟缓疾病相似,因此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系统检查。

早期诊断和干预对脑瘫患儿至关重要。研究表明,生后6个月是大脑发育的重要阶段,早期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细胞发育和髓鞘的形成,改善运动障碍。3岁时神经细胞才基本分化完成,因此3岁前是脑瘫治疗的黄金期。

作为儿科医生,我呼吁家长和医生共同努力,提高对脑瘫早期症状的认识。定期带孩子到儿童专科医院进行检查,特别是对有高危因素的婴儿,如早产、低出生体重、难产等。同时,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运动发育及智能发育,如有异常情况应尽早就诊。

脑瘫虽然无法完全治愈,但早期发现和科学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让我们携手努力,为每一个脑瘫患儿争取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