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专家:在家测血压,牢记三大注意事项,和医院测的一样准

发布时间:2024-09-15

家庭血压监测正在悄然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管理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中自行测量血压。这种看似简单的做法,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医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家庭血压监测的兴起并非偶然。据调查,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高血压门诊患者每天坚持测血压的人仅有7%左右,而在欧洲一些国家,如意大利,门诊患者规律的家庭自测血压率高达75%。这一对比凸显了我国在高血压防控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也凸显了推广家庭血压自测的紧迫性。

家庭血压监测之所以受到重视,源于其独特的科学价值。与传统的诊室血压测量相比,家庭血压监测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指出,我国约有3亿多高血压患者,但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42.6%。家庭血压监测的普及可以有效提高这一比例,让更多人及时发现血压异常。

其次,提高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家庭血压监测可以得到更多的血压测量值,从而更接近真实血压值。根据欧洲指南,家庭血压测量水平的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大于等于135 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85 mmHg。

更重要的是,家庭血压监测可能产生更好的预后。2013年欧洲高血压管理指南指出,与诊室血压相比,家庭血压监测与高血压诱导器官损害的关系更为密切,特别是在左室肥厚方面。这意味着,通过家庭血压监测进行的早期干预,可能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更大的帮助。

然而,要充分发挥家庭血压监测的作用,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至关重要。根据《2019中国家庭血压监测指南》,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血压计是基础。上臂式全自动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因其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被优先推荐。同时,血压计应定期校准,至少每年一次。

在测量方法上,指南建议每日早、晚各测量2~3次,每次间隔1分钟。早上在起床后1小时,在早饭、服用降压药、晨练等活动之前测量;晚上在晚饭后、上床睡觉前测量血压。每次测量前都需要排空膀胱,并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位休息至少5分钟。测量时,将捆绑袖带一侧的前臂放在桌上,捆绑袖带的上臂的中间点和心脏在同一水平,两腿放松,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血压监测并非仅限于高血压患者。专家建议,没有诊断高血压的家庭成员也应在家中定期测量血压,每年至少测量1次。如果家庭血压未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但水平较高,为130~134/80~84mmHg,则应增加血压测量次数,每月至少测量1次血压。

家庭血压监测的推广,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通过家庭监测,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血压状况,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对于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可以适当减少就诊频率,既节省了医疗资源,又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望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家庭血压监测有望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监控。这将进一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便利性,为高血压的预防和管理开辟新的途径。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家庭血压监测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医疗检查。它应该被视为对传统医疗模式的有益补充,而不是替代。

总的来说,家庭血压监测正在成为高血压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规范的家庭血压监测,我们可以更早地发现高血压,更准确地评估血压状况,更有效地管理血压,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这不仅是对个人健康的负责,也是对整个社会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家庭血压监测成为每个人健康管理的日常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