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血压诊断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15年变化趋势和现状

发布时间:2024-09-19

Image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攀升,已成为严重威胁国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显示,2018年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达27.5%,推算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超过2.45亿。更令人担忧的是,高血压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18-34岁青年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已超过10%。

回顾过去15年,中国高血压“四率”(诊断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虽有所改善,但仍面临巨大挑战。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30.2%、24.7%和6.1%。到了2018年,这三项指标分别提高到41.0%、34.9%和11.0%。尽管有所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高血压年轻化趋势不容忽视。《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指出,1991-2015年间,20-39岁青年高血压患病率从4.5%飙升至11.0%,相对变化率达144.4%。这一现象与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年轻人血压升高。

面对严峻形势,中国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高血压防控。2010年,卫生部发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防治策略。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制定《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到2030年3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知晓率不低于65%、高血压患者基础规范管理服务率达到70%的目标。

在基层防控方面,多地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江西省建立“两慢病双向转诊”工作机制,引导高血压患者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实现全周期健康管理。云南省全面实施18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和35岁以上人群测血糖,引导群众开展健康自我监测。

尽管如此,中国高血压防控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城乡差距问题,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增长趋势明显,2018年农村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已较城市居民高出3.7%。其次是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全国成人高血压知晓率仅为41.0%,控制率仅11.0%。此外,高血压年轻化趋势也给防控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未来,中国高血压防控工作应继续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基层防控体系建设,提高公众健康意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应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控制高血压这一“沉默的杀手”,为“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