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足底筋膜炎 中医针灸可有效缓解改善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足底筋膜炎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足跟或足底疼痛。虽然西医常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等方法,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尝试中医针灸治疗,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

57岁的王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受益者。她因右足底近足根部疼痛两个月前来就诊,症状在早晨起床和长时间站立后加重。经过详细检查,医生诊断为足底筋膜炎,并伴有骨盆旋移。针对这种情况,医生采用了针灸结合易罐的治疗方法。

治疗过程中,医生首先通过点压和触摸,找到足底和小腿肌肉的压痛点。然后在这些点位上进行针刺,提插进退针五六次而不捻转。出针后,使用易罐吸拔小腿三头肌、蹠肌和股二头肌止点。同时,让患者俯卧,将患侧脚伸出床外,用大腿肌肉顶住患者脚掌,使踝关节背伸,牵拉小腿三头肌30秒到1分钟。之后进行抗阻运动,激活高尔基器官,再进行伸展手法。

令人惊讶的是,经过三次治疗,共14天,王女士的症状完全消失。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针灸治疗足底筋膜炎的显著效果。

那么,为什么针灸能如此有效地治疗足底筋膜炎呢?这要从足底筋膜的结构和功能说起。足底筋膜是一条连接脚跟骨与脚趾的厚实结缔组织带,起到支撑足弓和缓冲震动的作用。足底筋膜炎并非简单的炎症,而是由于长期过度使用或姿势不当导致的筋膜结构退化和部分断裂。

针灸治疗正是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放松紧张的肌肉和筋膜,从而达到缓解疼痛、促进愈合的效果。同时,针灸还能调整全身的平衡,如案例中提到的骨盆旋移问题,这也是足底筋膜炎的一个重要诱因。

与西医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相比,针灸治疗不仅效果更持久,而且没有副作用。与物理治疗相比,针灸能更精准地定位问题部位,同时还能调节全身平衡。当然,对于严重的足底筋膜炎,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小针刀松解等。

总的来说,中医针灸为足底筋膜炎提供了一个安全、有效且经济的治疗选择。对于长期受足底疼痛困扰的患者来说,不妨尝试一下这种古老而神奇的治疗方法,或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