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朱为何要命丧萧峰之手?金庸:把阿紫、阿朱的名字合起来念

发布时间:2024-09-16

金庸的武侠小说总能让读者们大呼过瘾、热血沸腾,只因书中的主角在遭遇奇遇后大成神功,先是击败了终极反派,后又携红颜知己归隐山林。
但金庸曾表示,作者不应总是重复自己的风格和形式,应尽可能尝试新创意。
在金庸不断的创新之下,他笔下主角的结局并非完美无瑕。
例如郭靖,他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美誉,在《射雕英雄传》获得《九阴真经》全套,还与黄蓉步入婚姻殿堂。
然而,谁能想到《倚天屠龙记》里却传出郭靖战死襄阳城的消息。
显然,为了遵循历史,金庸将郭靖塑造成一位为国捐躯的悲剧英雄。
除了郭靖,天龙时代的萧峰也是一位悲情人物,作为天龙三主角之一,他的命运比郭靖更为悲惨。
一、悲剧英雄萧峰

萧峰一出场就有“北乔峰、南慕容”的称号,作为丐帮帮主,他深得群丐认可,有情有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马夫人阴差阳错下得到一封书信,并公报私仇,将萧峰的身世之谜公布于天下。
古人云“墙倒众人推”,萧峰从高高在上的帮主,一瞬间沦为人人喊打的“契丹狗”,一再忍让的他最终在聚贤庄与群雄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厮杀。
此役之后,原先与萧峰肝胆相照的兄弟朋友立刻成了仇人。
萧峰的悲剧远不止于此,他偶然拥有了红颜知己阿朱,却因听信马夫人的挑拨,误将扮成段正淳的阿朱亲手打死。
随后的剧情峰回路转,萧峰机缘巧合与辽帝耶律洪基结为兄弟,成为辽国的南院大王。
然而,为避免辽宋战争,萧峰挟持耶律洪基逼退十万大军,自己因万念俱灰,选择自尽结束短暂而悲壮的一生。
纵观全篇《天龙八部》,萧峰可谓事事不顺,好似天煞孤星,无论是生父生母、养父养母,还是兄弟朋友、妻子女人,凡是与萧峰接触之人都厄运缠身。
尤其是阿朱,她与萧峰立下“塞外牧马放羊”的约定,却在天龙开篇命丧萧峰之手。
结合阿朱在书中的表现,她的戏份甚至比阿紫还少。
为什么金庸要让阿朱早早死在萧峰手上?如果金庸将阿朱、阿紫合而为一,至少阿朱不会香消玉殒,萧峰也不至于轻易自尽。
二、众生皆苦,求而不得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上短篇武侠小说《越女剑》,金庸总共写了十五部武侠小说。
但《天龙八部》最为特别,是金庸根据佛经古籍取的书名。
而“众生皆苦,求而不得”不仅适用于萧峰,连段誉、虚竹也无法逃脱此“魔咒”。
金庸晚年大幅修改《天龙八部》的剧情走向,为了符合“求而不得”的设定,王语嫣竟然抛弃段誉,重投表哥慕容复的怀抱。
和神仙姐姐白头偕老是段誉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频频在江湖冒险,甚至愿意为王语嫣献出生命,但王语嫣最后却以段誉找不到不老神书为由,大闹一场后离他而去。
虚竹也一样,他的梦想是常伴青灯古佛,但却接连破了荤戒、杀戒和色戒。
即便虚竹练成绝世神功,与梦姑结为夫妻,共掌灵鹫宫,内心依旧念念不忘投身佛门。
所以,阿朱之死只是为了符合“求而不得”的剧情设定吗?答案不尽然。
如果你将阿紫、阿朱的名字合起来念,还会发现金庸的另一个深层含义。
三、金庸的言外之意

众所周知,金庸不仅对书名讲究,对笔下人物名字也颇为考究。
金庸用“靖康之耻”创了郭靖、杨康两名字,又以杨康的卖国求荣、惨死铁枪庙为反面教材,创造“杨过”这个名字。
此外,郭芙的“芙”与黄蓉的“蓉”合称为“芙蓉”,暗示母女俩都有闭月羞花之容。
再看《天龙八部》,乔峰的“乔”有乔装之意,象征“乔”并非乔峰真姓,而乔峰的“峰”与萧远山的“山”合称“山峰”,证明二人不仅是父子关系,还说明萧峰的武功已登峰造极。
阿紫和阿朱的名字虽简单,但合起来念也有深意。
原来将阿紫、阿朱名字连起来读,有“恶紫夺朱”之意。
何为“恶紫夺朱”?出自《论语》,原指厌恶以邪代正,后喻以邪胜正,以异端充正理。
看到这里就能理解为什么阿朱必须死在萧峰之手。
早在阿朱、阿紫名字确定时,金庸就为她们二人设定了剧情走向。
也就是说,阿朱与萧峰虽至死不渝,但为了让萧峰“求而不得”,也为了符合“恶紫夺朱”设定,阿朱只能早早撒手人寰,将至爱萧峰留给了阿紫。
看到这里,就能明白阿朱为何必须死,戏份还比阿紫少。
不得不佩服金庸的学识渊博,博古通今的他连给人物取名也如此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