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生活中,我们经常用“二百五”来形容行事鲁莽,容易冲动,不计后果的人。
那么,您真的知道二百五的由来吗?
截至目前,对于二百五的来源仍然没有一个完全确定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
一、源自 苏秦之死的故事
战国时期,苏秦是一位著名的纵横家,他提出的联合六国抗秦的建议得到了六国的积极响应,六国联盟成立后苏秦被封为六国相。
这使得他成为秦国的头号目标。
在苏秦在齐国效力时,秦国派遣刺客将其刺杀。
齐王对此大为愤怒,下令全面追查凶手,但凶手已经逃逸无踪。
于是,齐王采用了一计,对外宣称苏秦是个内奸,自己早就想除掉他,只是未找到合适的机会。
现在有义士替自己铲除了苏秦,为此愿意悬赏一千两黄金。
不久,果然出现了四个人前来认领赏金,他们都声称自己是凶手。
齐王问道赏金一千两,你们四个怎么分?四人商量后答道,每人可以分得二百五十两黄金。
齐王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而真正的凶手早已逃往秦国,那四个人成了替死鬼被杀了。
此后,民间便开始有了二百五的说法。
二、源于民间传说
相传古时,有
一位秀才,苦读终生却始终未能中举
,连个儿子也没有。
晚年时,秀才心灰意冷不再考取功名,却意外得子,妻子为他生了两个儿子。
秀才感慨万千,便给两个儿子取名:成事和败事。
有一天,秀才出门赶集,嘱咐妻子监督两个儿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字,小儿子写二百字。
秀才回来后,询问妻子两个儿子写字情况。
妻子回答:“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三、源于古代钱制
在古代,
五百两银子为一封,二百五十两则为半封
。
由于“半封”与“半疯”谐音,于是人们就用二百五来形容疯疯癫癫的人。
四、源于牌九
牌九中的“二板”上有四个点
,而“么五”上有六个点,两张牌加在一起称为“二板五”,有十个点,是牌九中最小的点,无法控制任何局面。
后来人们便用“二板五”来形容做事无能、无法成事的人,时间一久,“二板五”就逐渐演变成了“二百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