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道:五代十国的传奇人物,一生历经五朝十二帝,他如何做到的?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冯道,这个五代十国时期的传奇人物,以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和政治才能,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了长期的政治影响力。他的一生历经五朝十二帝,堪称中国官场史上的不倒翁。

冯道的个人品质是他能够在复杂政治环境中生存的关键。他出身于耕读之家,年轻时品行淳厚,勤奋好学,善写文章,且能安于清贫。即使在大雪拥户、尘垢满席的艰苦环境中,他也能安然如故。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

在政治智慧方面,冯道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他能够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既不拘泥于所谓的忠君,又能保持自己的影响力。例如,在后唐末帝年间,冯道出镇同州时,对副使胡饶稍有怠慢。胡饶便趁醉辱骂冯道,冯道得知后将胡饶召入府中,备办酒食周到招待,毫无愠色和责备之意。这种宽容大度的态度,既化解了矛盾,又赢得了人心。

在治国理念上,冯道坚持儒家思想,认为只要恢复传统,不必有所革新,就可以解决国家问题。他主持国子监对《九经》进行刻板印刷,是中国历史上首度大规模以官方财力印刷套书,为文化的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也在实践中推行儒家治国思想,如在后唐明宗年间,他通过讽喻的方式劝谏明宗要勤政爱民,得到了明宗的采纳。

然而,冯道的一生也充满了争议。后世史学家出于忠君观念,对他非常不齿,欧阳修骂他“不知廉耻”,司马光更斥其为“奸臣之尤”。但也有学者认为,冯道在乱世中能够保全自己,同时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实属不易。如明代大学问家李贽就认为:“孟子曰:‘社稷为重,君为轻。’信斯言也,道知之矣。夫社者所以安民也,稷者所以养民也,民得安养而后君臣之责始塞。”

冯道的生存智慧对现代人仍有启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如何保持自己的影响力,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能灵活应对,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冯道的经历告诉我们,个人品质、政治智慧和治国理念的结合,才能在动荡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

冯道的一生,既是一部个人奋斗史,也是一部乱世生存指南。他的故事,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