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的头颅,竟被历代皇室收藏了272年之久,它有何特别之处?

发布时间:2024-09-18

引言

提到收藏,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传世名画、价值连城的古董或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然而,你是否见过人头被当作珍宝收藏的吗?在古代历史上,有一位名人的头颅被历代皇室收藏了272年之久,他就是备受争议的新朝皇帝王莽。
王莽以外戚之身篡夺了汉室刘氏的江山。

后来由于天灾人祸,新朝爆发农民起义,王莽为期十五年的统治随之终结。
败北后的他,其头颅被起义军砍掉,还被东汉皇帝刘秀收藏起来。
那么,王莽的头颅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能让一国之君做出如此举动?

一、神秘古墓出土的文物,疑似现代文明

王莽在历史上一直争议不断,有人认为他是谋权篡位的大奸臣,也有人将他视为无私的改革者。
这种争议源于一个出土的文物。
1922年5月,在扬州邗江县的姚湾村,一座神秘古墓被考古学家发现。
通过挖掘与研究,考古学家认为墓穴年代存在于王莽统治的新朝时期。

在这座古墓中,考古学家发现了 一件神奇的青铜器,这件物品让专家们大为震惊,甚至感到惊悚。
这是一件由青铜打造的卡尺,上面有固定尺和活动尺的刻度,并记录有纪年铭文。

虽然锈迹斑斑,但专家们仍能一眼看出这件青铜卡尺与现代的游标卡尺非常相似。
在这件青铜卡尺被发现之前,世界上所有专家几乎都认为游标卡尺是由法国数学家约尼尔•比尔发明的。
然而,这件青铜卡尺除了没有游标,其余的几乎与现代游标卡尺一模一样。

这是否意味着,两千年前,古代中国就已经发明了游标卡尺?

这件来自新莽时期的青铜卡尺,其超前设计让考古学家们无比震惊,却又感到困惑。
千年古墓中发现疑似现代文明的东西,任谁都会感到惊悚。
随着更多发掘和研究,专家们判断这件青铜卡尺的铸造时间为王莽新朝建国元年,即公元9年前后。

据说,这件青铜卡尺是王莽亲自设计发明的,因此也被称为“王莽卡尺”。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名古代人,王莽为何能发明如此先进的测量工具?他难道是穿越人士?

二、另类的外戚子弟,世人眼中的道德模范

王莽出身于西汉时期的外戚世家,因姑姑王政君是皇后,王氏家族在当时权势极大。
他的族人中有九人封侯,五人出任大司马,堪称显赫的家族。
王莽虽然出身权倾朝野的外戚世家,但幼年丧父丧兄,只能带着年迈的母亲与寡嫂,跟随族中叔父们生活。

尽管身处豪门,王莽却为人谦恭好学,生活中朴实无华。
在家中,他悉心服侍母亲,尊重寡嫂,并用心抚育亡兄之子,行为检点。
在其他王氏子弟仗势作威作福之时,

他广结贤士,用心侍奉族中叔伯,甚至用微薄财物接济城中贫苦百姓。

王莽的行为让他在一众纨绔子弟中显得格外另类,也因此声名远扬 ,成为当时世人眼中的道德模范。

由于贤名在外,王莽受到官至大司马的叔父王凤赏识,被提携进朝廷任职。
进入朝堂后,他办事认真,处理得井井有条。

在王莽30岁时,他获得汉成帝赏识,被封为新都侯,由此在官场上崭露头角。

尽管身居高位,王莽依旧低调行事,不因大权在握而丢弃广结贤达的习惯,甚至散尽俸禄接济平民百姓及门客。
通过对外礼贤下士,对内清廉节俭,王莽在民间深受百姓推崇,其声望远超过族中其他叔伯。

有了声名的加持,他在仕途上越走越顺。
恰逢大司马王根病重,凭借过人的才能与政治本领,38岁的王莽登上大司马高位。
然而好景不长,汉成帝驾崩,汉哀帝继位。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王莽被打入“冷宫”。

为了避免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识时务的王莽主动卸职归隐新野。

三、重回权力巅峰,野心逐渐外露

在新野隐居期间,王莽不过问朝政,过起与名士结交、如闲云野鹤般的生活。
然而,王莽的儿子王获仍然纨绔不改,连父亲失势也未改变。

直到有一天,王获不小心杀死一名奴仆,他原以为小事一桩。结果王莽得知后,让其一命抵一命。 面对父亲的严厉责罚,王获苦苦哀求,但王莽不为所动,最终王获不得不自杀谢罪。

亲生儿子犯法,王莽毫不姑息,这一行为得到百姓一致好评,也为他复出打下基础。
尽管隐居新野,许多官员与百姓为他请愿,希望汉哀帝让其官复原职。

看到王莽确实深得民心,汉哀帝召他回京,但未官复原职,仅令其侍奉王政君。
元寿二年,年仅24岁的汉哀帝突然暴毙,当晚,太后王政君拿走传国玉玺。
由于汉哀帝无子嗣,王政君为稳固皇权,下诏朝臣推举大司马人选。

众人都明白太后希望选自家人,于是纷纷举荐王莽。
不久,王政君下诏命王莽再任大司马与录尚书事,并兼管宫中禁军。

由此,王莽重回权力巅峰。
上位后的他,拥立年仅九岁的汉平帝登基,有了傀儡皇帝,王莽广受朝野上下爱戴。
大权在握的他逐渐暴露野心,首先利用权力排除异己,打压政见不同官员,随后拉拢同党,扩大影响力。

通过这系列操作,王莽逐步掌握政治大权。
为进一步巩固权位,他让女儿参选皇后。
经过一番运作,王莽的女儿成功当选汉平帝皇后。
女儿成皇后,自己成为皇帝岳父,王莽的权势愈加膨胀,其野心也愈发显露。
他吸取上次从巅峰跌落谷底的教训,心生称帝之念。

四、代汉建新,十五年统治

公元6年,年仅14岁的汉平帝因病去世,王莽挑选两岁的刘婴为皇太子,并在王政君允许下自称“摄皇帝”,意即代理皇帝处理政务。
坐上代理皇帝的位置,王莽继续谋求更高地位。
当时朝中党羽众多,为讨王莽欢心,官员们纷纷上报声称出现命符。

这些命符无一例外称王莽为“真命天子”,建议皇太后遵循天命。
公元9年,王莽终按捺不住野心,迫使姑姑王政君交出传国玉玺。
王政君气愤不已,将玉玺砸地,象征权力的玉玺因此缺一角。

面对姑母愤恨,王莽不以为意。
他逼刘婴禅位,自登大宝,改国号为新,时年54岁,开启其帝王生涯。
王莽实施一系列改革,由于汉末政治腐败,各地豪强圈占大量土地,百姓流离失所。

因此,他首先下令将天下土地改为王田,以王田代替原私田。
乍看类似现代土改政策,但其与当时封建社会环境格格不入。
权贵利益受损反弹,百姓灾难更甚。

其后, 王莽废除奴隶制度,限制土地和人口买卖,废除汉朝五铢钱,推行复杂的28等级钱币制度,将盐、铁等行业收归国有。 这些具有现代色彩的改革政策,让人以为王莽是穿越者,但这些政策不符合当时环境,结果适得其反。

因权贵世家利益受损,百姓怨声载道,王莽的政权日显危机,加之天灾人祸,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其中以赤眉、绿林最为猛烈。
王莽虽成功篡位,但无军事才华,起义人数持续增多,最终攻入长安。

无奈之下,王莽带领千余随从逃往未央宫大液池渐台,然而最终仍被起义军所杀。
取其性命者为吴姓商人,割下其头颅者为校尉公宾。 一代枭雄终落得尸首分离之结局。

五、头颅被皇室珍藏的缘由

王莽新朝维持15年后覆灭 ,他的头颅被人刷上黑漆,去除血肉保存面部骨骼。
东汉皇帝将其头颅珍藏于皇室,后被魏、西晋皇室先后珍藏,直至公元295年晋惠帝时于一场大火中被焚毁。

古人常说,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
尸首分离在古代是最高刑罚,王莽死后,其头被皇室收藏,令人费解。
为何一国之君对一颗头颅情有独钟?

这是因为王莽头颅具有非凡意义。
作为谋权篡位的枭雄,王莽建立新朝,其身份地位非比寻常。
打败他并砍下其头颅象征胜利和荣誉,成为炫耀的战利品。
刘秀作为起义军首领及东汉建立者,自然希望昭告天下,他才是民心所向的正统,所以选择收藏王莽头颅。

众所周知,王莽成功篡位的根本原因是西汉统治者昏庸无能,宠信外戚,只顾享乐荒废政务,给居心叵测的乱臣提供机会。
珍藏王莽头颅,代代相传,旨在告诫后代励精图治,以警钟长鸣,削弱外戚权力,懂得制衡朝堂与各阶级关系,以避免重蹈江山灭亡覆辙。

然而,后世发展证明,王莽头颅并非灵丹妙药,不能阻止朝代更替。
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依靠百姓及上位者的统治才能。
300年来,无数角色相继登场,又默然退去。
王莽这样的历史人物渐渐消失,然而史书上仍有他们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