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支援部队被撤销后,下辖力量何去何从?主要有四个去向!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2024年4月19日,中国国防部宣布撤销战略支援部队建制,同时成立信息支援部队。这一重大调整标志着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也引发了外界对中国军事战略走向的广泛关注。

战略支援部队成立于2015年12月31日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五大军种,主要负责情报、技术侦察、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和心理战等任务。然而,仅仅9年之后,这支被视为国家安全新型作战力量的精锐部队就被撤销。这一决定背后,是中国军队对新型作战力量布局的重新思考和优化。

撤销战略支援部队并非简单的机构调整 ,而是中国军队力量结构的一次重大重组。根据国防部的介绍,解放军形成了“四大军种+四大兵种”的新型军兵种结构布局。四大军种包括陆军、海军、空军和火箭军,而四大兵种则为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

在这次重组中, 战略支援部队的航天系统部独立组建为军事航天部队 ,俗称“太空军”。这支新成立的部队级别为副战区级,下辖航天员大队、各航天科工基地、各卫星发射中心和航天工程大学等单位。军事航天部队的成立,体现了中国军队对太空领域安全管控、太空竞争和开发利用的高度重视,旨在提升太空危机管控能力,更好地和平利用太空、维护太空秩序稳定。

与此同时, 战略支援部队的网络系统部独立组建为网络空间部队 ,即“网军”。这支同样为副战区级的部队,将成为中国网络安全防御的中坚力量。在全球网络战威胁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网络空间部队的成立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将有助于筑牢国家“网络边防”,及时发现和抵御网络入侵。

最引人注目的是 新成立的信息支援部队 。这支战略性兵种由战略支援部队的其他信息支援力量组建而成,同样为副战区级。信息支援部队将聚焦于“信息”和“体系”两个关键领域,成为推动军队高质量发展和打赢现代战争的重要支撑。在信息化战争时代,信息已成为制胜的关键,而体系则是锻造部队综合战力的基础。因此,信息支援部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转隶国防科技大学 ,并与该校国际关系学院合并重组为新的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这一调整反映了随着战略支援部队体制改革,语言类教学培养力量已不适合继续设在信息工程大学。

战略支援部队的撤销及其下辖力量的重组,是中国军队适应新时代国家安全需求和战争形态变化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力量结构,中国军队正在构建更加现代化、专业化和高效的作战体系。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军队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也展示了中国在太空、网络和信息等新兴领域加强国防建设的决心。

然而,战略支援部队撤销后的具体调整细节仍有待官方进一步披露。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军队将在新型作战力量建设方面取得更多进展,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