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为什么禁止使用VPN?使用VPN有哪些风险?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在中国,VPN(虚拟私人网络)的使用一直是一个敏感话题。尽管官方明令禁止,但据估计仍有两到三千万网民在使用VPN“翻墙”浏览境外网站。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互联网管理的复杂性。

中国禁止VPN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政治控制和网络安全。从政治角度来看,VPN被视为绕过“防火长城”的工具,可能威胁到政府对信息的管控。正如香港中文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李治安所言:“如果你看了一个高度政治敏感的网站,或翻墙后散布了一个政府觉得不恰当的言论,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明显的执法目标,面临的罚则也会很高。”

从网络安全的角度来看,VPN的使用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虽然VPN本身是一种加密技术,理论上可以保护用户数据安全,但实际使用中仍存在隐患。例如,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VPN进行网络诈骗或传播病毒。此外,由于VPN可以隐藏用户的真实IP地址,也可能被用于进行网络攻击或传播非法内容。

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使用VPN最大的风险是法律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擅自使用非法定信道进行国际联网的行为是违法的。2019年,广东韶关市网民朱某就因使用VPN受到行政处罚,被处以警告并罚款1000元。这一案例表明,中国当局正在加强对VPN使用的执法力度。

然而,VPN禁令对某些特定群体造成了困扰。例如,科研人员和学生常常需要访问国外的学术资源。苏州一位网络工程师刘元表示:“在平时工作中,开发软件时会时不时遇到疑难问题,需要‘翻墙’到境外网络,通过谷歌查询国外专业同行的解决方法,或从国外软件分享论坛下载文件包。”如果无法使用VPN,他们可能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来解决问题,影响工作效率。

尽管存在风险,仍有大量网民选择继续使用VPN。这反映出中国互联网用户对信息获取的需求与官方管控之间的矛盾。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政策的调整,VPN在中国的命运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在此之前,用户在使用VPN时仍需谨慎,权衡利弊,避免触犯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