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卡耐基:来看一看名人的童年是如何成长的。

发布时间:2024-09-15

Image

戴尔·卡耐基出生在一个贫穷的美国农场家庭,童年时期的经历塑造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成功哲学。这位后来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心灵导师”的人物,其成长历程充满了艰辛与挑战。

卡耐基的童年并不幸福。由于家境贫寒,他经常要帮助父母干农活,挤牛奶、修剪树木、喂猪等繁重的劳动占据了他大部分时间。营养不良导致他身材瘦小,一对与头部不相称的大耳朵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更糟糕的是,卡耐基天生具有忧郁的性格,经常为各种事情担忧:担心被雷打死,担心没有食物充饥,甚至担心死后会下地狱。

然而,正是这些逆境塑造了卡耐基坚韧不拔的性格。他回忆道:“我一直想弄明白自己的忧虑来自何处。有一天,我帮母亲摘取樱花的种子时,突然哭泣起来。母亲问:‘你为什么哭?’我边哭边答:‘我担心自己会不会像这种子一样,被活活埋在泥土里。’”这段经历让卡耐基意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卡耐基的母亲对他的影响至关重要。她生性乐观,面对困难总是保持积极的态度。一次大水灾摧毁了农场的庄稼,父亲绝望地喊道:“上帝,你为什么老是和我过不去?”而母亲却哼唱着歌,将家园重新收拾好。母亲的坚韧和乐观精神深深影响了卡耐基,让他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

16岁时,卡耐基不得不在自家农场里承担更多工作,每天骑马往返于学校和家之间。尽管生活艰辛,他仍然坚持学习,并发现了自己对演讲的兴趣。尽管起初屡战屡败,但卡耐基没有放弃,最终在1906年凭借一篇题为《童年的记忆》的演讲获得了勒伯第青年演说家奖。这次胜利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让他找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

卡耐基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他从一个自卑、忧郁的少年,逐渐成长为一个自信、乐观的成功学大师。他的经历让他深刻理解了普通人面临的心理困境,这也成为他后来著作的核心内容。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卡耐基写道:“要想别人对你友善,要想与同事和睦地相处,处理好上下级关系,那就绝不能去触动别人心灵的伤疤。”这句话正是他童年经历的深刻总结。

卡耐基的成功学理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他个人的真实经历之上。他深知,只有真正理解人性的弱点,才能找到克服困难、实现成功的方法。从一个被同学嘲笑的穷小子,到成为影响全球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逆境造就人才”的道理。

卡耐基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非遥不可及,关键在于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正如他所说:“你若不能做条大路,那就做条小径;你若不能做太阳,就做颗星星;不要以大小来决定你的输赢,但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你!”这句话不仅是卡耐基对自己人生的总结,也是对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