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用久后开片,是质量有问题吗?听了村姑陈的解读,终于明白了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一只心爱的盖碗,使用一段时间后,表面出现了细密的裂纹。这究竟是质量问题,还是别有玄机?让我们一起揭开盖碗开片的神秘面纱。

盖碗的开片,是指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这种现象原本是烧制过程中的一个缺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文人雅士发现了其中独特的审美价值,开片逐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装饰艺术。 宋代的汝窑、官窑、哥窑中,均有带开片特征的瓷器传世 ,至今仍被世人珍视。

开片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自然开片和人为开片。自然开片是由于瓷器使用多年后,釉面逐渐内裂形成的。这些裂纹仅限于釉面,不会影响到胎体,给人一种“裂而未裂”的奇妙感觉。人为开片则是在制胚过程中,通过特殊方法配制釉料,使得瓷器在烧制时就产生开片效果。这种开片通常在胎体上就能看到。

开片的类型多种多样,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例如,“文武”开片,指的是大型的不规则开片中套有小型开片,以宋代官窑和哥窑最为典型。“冰裂纹”开片则如冰雪般清澈,裂纹致密无隙,历经数百年仍晶莹剔透。“鱼鳞”状开片主要见于北宋汝窑等制品,是由于多次上釉形成的厚釉层在层间产生断裂。“金丝铁线”型开片是哥窑瓷器的特色,大开片呈深灰色,小开片呈酱褐色,如同金丝镶嵌其中。

对于盖碗使用者来说,开片并不意味着质量有问题。 相反,它是一种独特的养瓷乐趣。正如一位茶友所描述的:“用它喝茶的时候,自觉化身为拥有超能力的‘半仙儿’。”开片的纹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每一次使用都是一次新的体验。

然而,也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裂纹都是开片。 如果裂纹深入胎体,或者有明显的破损,那就可能是质量问题了。 真正的开片,用手触摸时仍然是光滑的,不会有任何粗糙感。

开片艺术赋予了古陶瓷千年不朽的生命力,是瓷器收藏鉴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观察开片,我们甚至可以鉴别古瓷与仿品。例如,真正的宋代瓷器在炉火中加热时,开片内面会显现出层层堆积的尘埃;而现代仿品则不会有这种效果。

总的来说,盖碗的开片并非质量问题,而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它记录了时间的流逝,见证了使用者的情感投入,是人与物之间互动的美妙见证。下次当你看到盖碗上的细密裂纹时,不妨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