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我的癌症自救之道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曾仕强教授在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后,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自救之路。他拒绝了传统的手术和化疗,而是决定与癌细胞“共存”。这种看似冒险的选择,实际上体现了曾仕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理念的深刻理解。

曾仕强认为,养生的关键在于“养正则吉”。在他看来,现代人常常陷入养生的误区,盲目追随各种养生方法,却忽视了最根本的原则。他提出,真正的养生应该遵循三个秘诀:

首先,观念要通。曾仕强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养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他批评现代人过于追求反季节蔬果,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法则。他认为,我们应该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饮食和作息,而不是一味追求所谓的“养生食品”。

其次,二便要通。曾仕强提醒我们,大小便通畅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指标。他警告说,忽视这个问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这个看似简单的建议,实际上体现了中医“通则不痛”的理念。

最后,气血要通。曾仕强认为,气血畅通是健康的根本。他解释说,气血就是我们的筋骨,筋骨柔软则寿命长,僵硬则预示着死亡的临近。这个观点与中国传统医学中“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理论不谋而合。

在饮食方面,曾仕强提出了两个基本原则:吃当地生长的东西,吃当令的东西。他认为,自然界让某种作物在特定地区和季节生长,是有其深意的。我们应该尊重这种自然安排,而不是盲目追求进口食品或反季节蔬果。

此外,曾仕强还反对现代人过度依赖保健品的做法。他引用祖父的话说:“你这一辈子只要记住,什么东西都少吃一点儿,就够了。”这个建议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养生信息轰炸,曾仕强的建议提醒我们要保持理性,不要被过度营销所迷惑。

曾仕强的养生之道,不仅仅是对个人健康的关注,更是一种生活哲学。他倡导的是一种顺应自然、简约适度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这种理念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角度。

曾仕强的自救之道,虽然不能简单复制,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值得我们深思。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不要忘记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尊重自然的规律。正如曾仕强所说:“养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关键是要坚持;养生也不是那么难办的事,因为很容易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