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白附片和白附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容易将它们混淆,甚至误用。那么,这两种药材究竟有何区别?我们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它们呢?
白附片来源于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 它是将附子煮至透心后剥去外皮、切片,在清水中漂至水呈乳白色,取出蒸透、晒干而成。而 白附子则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它的加工方法是将独角莲的块茎秋季采挖后,除去须根,用清水浸泡数日,再加白矾浸泡一日,换水至口尝微有麻舌感,然后晒干。
白附片性味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它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肢冷脉微、肾阳虚衰、阳痿宫冷、虚寒吐泻、脘腹冷痛、阴寒水肿、心阳不足、胸痹冷痛、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症状。
相比之下, 白附子性味辛、温,有毒。 它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謇涩、惊风癫痫、破伤风等症状。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白附子具有抗炎、祛痰、美容等作用,甚至可用于治疗糖尿病。
在临床应用中,白附片和白附子的用法用量也有所不同。白附片一般煎服,用量为3-15g,需要先煎、久煎。而白附子煎服的用量为3-6g,一般宜炮制后使用。外用时,白附子可以生品适量捣烂,熬膏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值得注意的是, 两者都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要格外小心。 白附片辛热燥烈,孕妇慎用,阴虚阳亢者忌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等药物同用。白附子同样有毒,孕妇慎服,生品内服宜慎。
白附片和白附子虽然名字相近,但来源、功效和用途都有很大差异。正确区分和使用这两种药材对于保证临床用药安全至关重要。医师在开具处方时必须注意清晰区分书写,药师在配发时更要谨慎,务必认真审方,细心核对。
总之,白附片和白附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中药。在使用时,我们一定要仔细辨认,避免混淆。只有正确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药效,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