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缺“镁”,害处真不少,而这些不良习惯易导致镁流失,需改掉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镁是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仅次于钾、钠、钙等元素。它参与了人体内350余种化学反应,对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增强耐久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据估计,全世界高达75%的人镁摄入量不足,无法达到最佳健康状态。那么,哪些不良习惯会导致镁元素流失?我们又该如何正确补镁呢?

导致镁元素流失的不良生活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偏食肉类食物。猪肉、鱼肉、鸡肉、蛋、虾、蟹等肉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磷化物,这一物质可影响人体对镁的吸收。如果过多摄入,就会导致镁元素缺乏。

其次,大量饮酒。酒精可刺激血管扩张,导致血液循环加快;同时,喝酒后肝、肾负担加重,可增加镁的排泄量。此外,人们在大量饮酒的同时肉类摄入较多,进一步影响镁的吸收。

第三,喜食重口味食物。过咸的食物容易造成镁元素缺乏。此外,经常喝咖啡、浓茶也可使镁的排泄增加。

第四,盲目补钙。钙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摄入会影响镁的吸收。如果钙的摄入过量,镁相对不足,不仅会导致镁缺乏,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肾结石等的风险。

第五,饮食过于精细。绿叶蔬菜、豆类、坚果、整粒种子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而肉类、鱼类、牛奶等食物中镁元素含量较低。如果饮食过于精细,不爱吃粗粮,也容易造成镁缺乏。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补镁呢?

首先,通过日常饮食摄入镁是最优选。富含镁的食物包括南瓜籽、杏仁、绿叶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蓝)、腰果、毛豆、黑豆、黑巧克力、花生酱、鳄梨和豆浆等。

其次,如果日常饮食无法满足需求,可以考虑服用镁补充剂。镁的主要类型包括镁螯合物(如柠檬酸镁、L-苏氨酸镁等)和氧化镁。大多数人群的摄入剂量建议为100至500毫克。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摄入过多,可能会产生腹泻等副作用。

最后,要避免上述不良生活习惯,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适当增加富含镁的食物摄入。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盲目补钙,以免影响镁的吸收。

总的来说,镁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它不仅能调节神经和肌肉活动,还能帮助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心脏病等疾病。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补镁,通过合理饮食和必要时补充镁剂来维持体内镁元素的平衡,从而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