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丨人类在火星上建立基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9-16

​移民火星是很多科幻爱好者梦寐以求的事情。
不过,从科学理性角度来看,人类指望移民火星,并在火星上建立基地,其实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因为人类面临的挑战,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 image 那么,人类在火星建立基地都有哪些挑战和阻力?最大的障碍又是什么? 1、资源问题 虽然很多人将马斯克发射的“星舰”比作人类历史上欧洲对美洲的探索、发现与殖民。
但有一点必须清楚:这只是一个比喻,不能当真。
因为美洲在当时再怎么原始,最起码存在液态水和氧气,毕竟美洲和欧洲在同一个星球。
而火星不同,别说食品,光是氧气和液态水,都需要从地球上运送和供应。
再者,火星的气候比地球冷得多,并且火星上曾有这样的记录:在火星出现风暴时,鹅卵石会被刮起来。
人类派遣到火星的探测器也曾经历过被暴风卷起的鹅卵石砸坏的记录。 image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想要解决基地内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需要巨大的开销。
当然,很多人会说人类可以逐步改造火星,使食品、氧气、液态水甚至能源,都能在火星上实现自给自足的状态。
但不要忘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周期。
如果要在火星上建立基地,并进行移民,从移民抵达火星到实现生活必需品的自给自足,可能需要数十年,而这段时间的投资,是任何理性的群体都不愿意支付的——不论是国家还是财阀。
因此,单就资源问题,就足以挡住人类移民火星的道路。
然而这还不是最大的挑战。
2、磁场问题 火星之所以环境如此恶劣,难以改造,其核心问题不在于没有液态水,更不在于发展火星农业生产较为困难,而是因为磁场问题。
地球和火星其实都是条件类似的星球。
地球之所以能够欣欣向荣、万物生长,主要是因为地球有磁场。
在磁场的保护下,大气层和液态水才能得以维持,这为生命的演化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生态圈。
火星曾经也有磁场、液态海洋和大气层。
但随着火星失去磁场后,大气层变得很薄,液态水也随之消失,最终火星变得无比荒凉。
在火星没有磁场的环境下,人类固然可以把火星地表下的水资源提取出来作为移民自给自足的保障。
但这丝毫无法改变火星没有氧气、必须穿宇航服在火星行走的现实。
人类在火星建立移民基地的目的是为了后续实现大规模移民。
因此,这意味着要把火星改造成拥有氧气、不需穿宇航服就可以行走的状态。 image 而这就需要恢复火星的磁场。
毕竟只有磁场恢复了,才能考虑通过科技手段改造大气层成分,同时恢复人造湖泊和河流,通过人为干预,在火星上形成一个水资源三态循环的环境。
而环境改善后,才可以考虑植树造林、发展农业以及制造业和房地产。
然而恢复火星磁场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时至今日,人类压根没有靠谱的方案可以让火星恢复磁场。
因此,磁场问题是人类在火星建立基地并移民的最大挑战。
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如果不解决火星的磁场问题,移民火星就是一个无法实现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