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何首乌,这种被誉为“四大仙草”之一的传统中药材,近年来却频频因导致肝损害而引发争议。解放军第81医院的数据显示,在该院药物肝损害病例数据库中,何首乌致肝损害病例数在所有中药中排名第一。那么,这种被《本草纲目》称为“真仙草”的药材,究竟有何潜在风险?我们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它?
何首乌导致肝损害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未经加工的生首乌中含有较多的蒽醌类物质,这些物质具有一定的毒性。其次,长期或过量服用何首乌,尤其是未经炮制的生首乌,会增加肝损害的风险。最后,个体差异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有些人可能对何首乌中的某些成分特别敏感,即使在正常剂量下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完全放弃使用何首乌。关键在于如何正确使用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发布了何首乌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
忌长期服用。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引起的肝损伤多呈可逆性,停药或对症治疗后,预后多较好,但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等可能增加其风险。
忌过量。保健食品中生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5克,制何首乌每日用量不得超过3克。
忌不看说明书。何首乌及含有何首乌的保健食品,不适宜“肝功能不全者、肝病家族史者”。若保健品注意事项中写有“本品含何首乌,不宜长期超量服用,避免与肝毒性药物同时使用,注意监测肝功能”,应谨遵医嘱,适量用药。
忌“假”中医师。正规医院、有资质的中医师开具的含何首乌处方,患者可以放心使用。因为中医有很多途径解决中药的“有毒”问题,如配伍、炮制等减毒、增效的手段常用于临床。
用药时留意身体症状。服药期间应注意监测肝生化指标,如发现肝生化指标异常或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尿黄、目黄、皮肤黄染等可能与肝损伤有关的临床表现时,或原有肝生化检查异常、肝损伤临床症状加重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值得注意的是,何首乌的使用并非只有风险,它也有许多益处。西医研究表明,何首乌中的有效成分可以降低血脂、增强造血功能、提高免疫力等。中医则认为何首乌具有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等多种功效。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利弊,合理使用。
总的来说,何首乌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功效和风险并存。我们既不应盲目迷信,也不应全盘否定。正确的做法是,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合理使用何首乌。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有更多深入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何首乌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科学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