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发布了《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提供了最新的饮食指导。这份指南基于现代营养学理论和中医理论,结合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提出了7项核心原则,旨在帮助患者通过合理饮食控制病情。
指南首先强调了食物多样性的原则。建议患者每天摄入不少于12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同时,要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应尽量避免,而鸡蛋、牛奶等低嘌呤食物可以安心食用。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豆嘌呤含量略高,但经过加工的豆制品如豆腐、豆干等嘌呤含量会降低,可以适量食用。
指南鼓励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每天摄入不少于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一半以上。同时,每天应摄入300毫升以上的奶及奶制品。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化学物,有助于降低血尿酸水平。
指南特别提醒患者要限制果糖的摄入,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等。同时,应限制饮酒,尤其是黄酒和啤酒,因为它们含有较高的嘌呤。急性痛风发作或药物控制不佳的患者应完全避免饮酒。
指南建议患者每天饮水2000-3000毫升,以促进尿酸排泄。同时,提倡少盐少油、清淡烹饪,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烹调油不超过25-30克。肉类应汆煮后食用,尽量不喝汤。
除了饮食,指南还强调了运动和体重管理的重要性。超重肥胖的患者应通过改善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来控制体重,每周减重0.5-1.0公斤为宜。运动应以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等。
指南还融入了中医“辨证施膳”的理念,强调应根据个人体质和症状特点来调整饮食。例如,脾胃虚弱的患者可以适当食用白扁豆、山药等健脾食物。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个体对食物的反应可能不同。因此,患者在遵循指南的同时,还应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避免食用以往曾诱发痛风发作的食物。
这份2024年版的食养指南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提供了全面、科学的饮食指导。通过合理调整饮食结构,配合适量运动,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希望广大患者能够认真阅读这份指南,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为自己的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