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大三阳”是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anti-HBc)三项指标均呈阳性的状态。 对于“大三阳”孕妇而言,是否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大三阳”孕妇面临的主要风险是母婴传播。根据研究, 未经干预的情况下,大三阳孕妇的母婴传播率约为40%~50%。 然而,通过有效的阻断措施,这一比例可以降至5%以下。阻断措施主要包括孕妇在妊娠晚期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及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目前,对于高病毒载量(HBV-DNA≥2×105 IU/ml)的“大三阳”孕妇,建议在妊娠28周开始使用替诺福韦酯(TDF)进行抗病毒治疗。 TDF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能够显著降低孕妇体内的病毒载量,从而减少母婴传播的风险。研究显示,接受TDF治疗的孕妇,其新生儿HBV感染率可降至1%以下。
然而, 抗病毒治疗也存在潜在风险。 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表明TDF会对胎儿造成明显不良影响,但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可能增加耐药性风险。此外,药物的长期使用也可能对孕妇的肾功能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 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需要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对于病毒载量较低(HBV-DNA<2×105 IU/ml)的孕妇,可以考虑不使用抗病毒药物,而是通过加强新生儿的免疫措施来预防感染。对于病毒载量较高的孕妇,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决定使用抗病毒药物,也应严格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病毒载量变化。同时,孕妇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饮酒,以维持肝脏健康。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大三阳”孕妇的治疗策略也在不断优化。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安全、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或者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因此,对于“大三阳”孕妇而言,及时了解最新的医学进展,与专业医生保持密切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保障母婴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