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在整部《红楼梦》里,开篇所讲的第一个女子便是甄英莲——“真应怜”。
她命虽有,却无好运,短短的一生历经磨难。
** 有命无运**
甄英莲出生于小康家庭,是甄士隐唯一的宝贝女儿。
当甄士隐抱着女儿玩耍时,癞头和尚早已看出,这女孩将来必定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人。
那年的元宵节,因家奴霍启(“祸起”)看护不力,英莲被拐子拐走。
后来,家里经历了一场灭顶之灾,整个家业化为灰烬。
甄士隐历经劫难,看破红尘,最终出家为僧。
甄家由乡宦之家沦落到如此地步,确实令人感叹!
英莲十二三岁时,被“呆霸王”薛蟠强买为妾。
为了得到英莲,薛蟠令手下打死了冯渊(逢冤),引发了一场人命官司。
贾雨村新任官职时,遇上了英莲被拐卖一案。
这个贾雨村,虽出身诗书仕宦之家,但家道中落、穷途潦倒。
他进京赶考时,曾暂住在葫芦庙。
乐善好施的甄士隐常请他到家中做客,还资助他五十两银子和冬衣,可谓有知遇之恩。
贾雨村明知被拐女子是恩人甄士隐的女儿,却没有伸张正义。
反而恩将仇报,再次将英莲推入火坑。
表面看,是门子怂恿;实际上,是贾雨村的忘恩负义。
最终,德不配位的贾雨村落得“褫籍为民”的结局。
鲁迅先生曾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 备受折磨**
薛姨妈见英莲为人温柔安静,便正式为她与薛蟠摆酒作妾。
薛蟠天性喜新厌旧,整日斗鸡走马,没几天便对她失去了兴趣。
英莲天真无邪,不理会这些闲事。
她品貌不凡、袅娜纤巧,难怪第七回写她“有些像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
从贾裢的视角来看,也认为薛大傻子真是亵渎了她。
薛宝钗为她取名香菱,带她进入大观园。
在这段时间里,她或随黛玉学作诗,或与众丫鬟们一起玩乐。
这段日子,是香菱短暂的幸福时光。
薛蟠娶了正房夫人——夏金桂之后,香菱的噩梦才真正开始。
薛蟠看上了夏家小姐,俩人家世相当,均为皇商。
夏家有几十顷地种满桂花,家境殷实。
香菱过于天真,听说夏小姐识文断字,是有才有貌之人,便盼着新奶奶早日进门。
她甚至憧憬和新奶奶一同作诗。
连宝玉都提醒她:“虽如此说,但你还是应当小心些。”香菱听了,不禁脸红,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咱们平日都相敬如宾,今日却突然提起这些话来。
难怪有人说你是个不可信的人。”
对于宝玉的担忧,单纯的香菱完全不明白。
她心急盼望新奶奶过门,这种急切甚至超过了薛蟠。
夏金桂貌美如花,识字有才,还带来了丰厚的嫁妆。
殊不知,她却是专横跋扈,心怀狠毒,根本容不得外人,第一个对付的便是香菱。
夏金桂嫉妒香菱,脾气如河东狮。
她将香菱的名字改成“秋菱”,而香菱只是微笑答应:“奶奶喜欢哪个字,就用哪个字。”
夏金桂以当家奶奶的姿态役使香菱,挑拨薛蟠毒打她,想尽办法折磨陷害她。
在夏金桂的淫威之下,香菱身心备受折磨,最终香消玉殒,应了判词:“自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 过于善良**
国学大师王国维称《红楼梦》为悲剧中的悲剧。
香菱的悲剧在于她过于善良,近乎软弱。
书中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
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是神仙一流人品”,他的妻子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
可见,香菱父母皆为忠厚善良之人。
虽然她自幼被拐卖,但父母的品行却已在她血液中流淌。
香菱对人不设防,不知人心险恶,幻想着新奶奶和自己相夫教子,期盼着好好伺候她。
香菱怎么也不会想到,喜欢啃油炸焦骨头的夏金桂一心要除掉她。
无论她如何小心谨慎地侍候,夏金桂都不可能改变心意,香菱注定要被欺负和算计。
最终,夏金桂害死了香菱,她那短暂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句号……俗话说:“吃饭不能太饱,对人不能太好。”许多恶意,源于对他人的过分善良。
现实中,有些人根本不值得你对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