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在新疆南部,一条黑色的巨龙蜿蜒穿越“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这条全长522公里的塔里木沙漠公路,不仅是世界上贯穿流动性沙漠最长的公路,更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壮举。
塔克拉玛干沙漠,东西长1000公里,南北宽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占新疆总面积的近20%。这里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全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风沙日。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中国建设者们创造了一个奇迹。
1995年9月,轮台至民丰的首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通车。在此之前,全世界从未有过在流动沙漠中长距离筑路的先例。建设者们面对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在松散的沙子上筑路?如何抵御风沙的侵蚀?如何在极度缺水的环境中施工?
经过反复试验,专家们创造了“强基薄面”的施工工艺。他们先用推土机推出路基形状,再用纺织布包裹固定,然后振动压实。这种路基的抗压强度超过了普通路基。为了防止风沙侵蚀,工程技术人员采取了配套完备的防护设施,全线形成阻、固、输、导、控相结合的完整的防沙体系。
然而,仅仅筑路是不够的。为了保护这条来之不易的公路,2003年,一项更为宏大的工程开始了——在公路两侧建设一条长436公里、宽约72-78米的绿化带。这项工程总投资2.2亿元,历时两年完成。绿化带由约2000万棵树木组成,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绿色长城”,保护塔里木沙漠公路免受风沙的侵害。
为了维持这条“绿色长城”,建设者们在沿线建设了109个水井房,抽取沙漠中的高矿化度地下水给防护林灌溉。年耗水总量不超过600万立方米,每公顷用水量不超过2000立方米。公路沿线地下水基础储量有16.29亿立方米,年补给量在9000万立方米上下,不会因抽取地下水引起沙漠地区生态的恶化。
这条沙漠公路的建成,不仅解决了深入沙漠腹地勘探开发石油的交通运输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益,缩短了运距,节约了运输费用,大大降低了勘探开发成本,获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推动南疆经济建设、文化交流、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和促进边疆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如今,这条沙漠公路已经成为连接南北疆的重要通道,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它也成为了一条独特的旅游景观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领略大漠风光。
然而,维护这条公路并非易事。207个养护工人分散在562公里道路旁,守护着436公里的防护林。他们每天在温差大、日照强的沙漠中徒步维护管道和植被,才最终确保公路畅通。每年3月初到10月底,绿化人员进行养护、灌溉,每年施三次肥。
2022年,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启动建设塔里木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对沿线86个使用柴油发电的水井房进行光伏改造。建成投运后,光伏年发电量超过300万千瓦时,可节省柴油1000余吨,年减碳约3000吨。除此之外,沙漠公路两侧防护林带可实现年固碳2万吨,中和过往车辆碳排放,实现零碳沙漠公路。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建设,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大实力,更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在这片曾经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土地上,人类创造了一个绿色的奇迹,为沙漠带来了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