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发布Android 15新开发者预览版:优化卫星连接功能

发布时间:2024-09-15

Image

谷歌近日发布了Android 15开发者预览版,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新功能是对卫星连接的优化。这一更新标志着智能手机卫星通信技术正在加速发展,有望为用户带来更广泛的网络覆盖和更可靠的通信体验。

事实上,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已初具规模。2022年9月,苹果和华为相继推出支持卫星通信的手机终端。2023年,小米、荣耀等国内厂商也纷纷跟进,推出具备卫星通信功能的智能手机。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到2025年,直连天通系统的终端销量将超过2000万台;到2027年,中国卫星通信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0.2亿美元。

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主要通过三种方案实现:一是基于现有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手机无需任何改动,直接使用地面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和频段;二是基于专用通信协议和频段,需要定制手机终端;三是基于3GPP的非地面网络(NTN)技术路线,采用统一的国际标准协议。

卫星通信技术的引入,为智能手机带来了更广泛的网络覆盖能力。据国际电信联盟数据,全球大约三分之一人口(约26亿人)仍处于未接入互联网的状态。卫星通信可以为这些身处偏远和落后地区的用户提供服务,实现全球宽带无缝通信。此外,在面对自然灾害或战争等紧急情况时,卫星通信的信号较为稳定,传输质量相对较高,能够提供更可靠的通信保障。

然而,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手机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技术实现难度高。将卫星通信功能集成到手机中,需要在保证通信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手机终端的小型化和轻量化。其次是统一标准制定难。目前卫星通信协议多为私有协议,尽管3GPP等标准化组织正在加快制定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标准,但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此外,传输时延问题和可能存在的通信性能不稳定情况,也是需要克服的技术难关。

尽管如此,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手机领域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逐步成熟,卫星通信有望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未来,卫星通信不仅将为个人用户提供更广泛的网络覆盖,还将在物联网、智能汽车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谷歌Android 15对卫星连接功能的优化,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缩影。随着更多厂商加入这一赛道,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智能手机将能够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真正实现“天涯若比邻”的通信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