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8月21日,湖北省崇阳县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中国足球协会职业联赛理事会执行局原局长、中超联赛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长马成全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一案,对被告人马成全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七十万元,以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八十万元。这一判决标志着中国足球反腐风暴仍在持续深入。
事实上,近期足坛反腐动作频频。8月19日,中国足球协会原副主席李毓毅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8月20日,中国足球协会竞赛部原部长黄松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十万元;成都市足球协会原主席兼秘书长、中国足球协会执委会原成员辜建明因贪污、受贿、单位行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十万元。这些密集的判决充分显示了此次足坛反腐的广度和深度。
中国足球腐败问题的根源在于权力过于集中、监管缺失和利益驱动。正如中国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副院长施鹏鹏所指出的,足球领域腐败最大的特点是群体性腐败,上下沆瀣一气、相隐庇护,系统内部主要领导岗位和关键部门负责人窝案、串案特征明显。一些足协官员将管理职权异化为牟取私利的工具,甚至在赛事活动的选帅派兵中以获取最大贿赂为目标,人为操纵比赛胜负,欺罔民众。
这种腐败不仅损害了中国足球的形象,更严重阻碍了足球事业的发展。正如一位资深球迷所言:“当知道我们心心念念、谓之‘封神’的比赛居然是假球,那一刻信念是崩塌的,对中国足球丧失了信任。”这种信任的缺失直接影响了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
足坛反腐的意义不仅在于惩治腐败分子,更重要的是重塑中国足球的形象,推动足球改革。国家体育总局局长高志丹在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建设体育强国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坚决惩治体育领域腐败,坚决打击“假赌黑”,大力整顿行业风气,持续净化体育生态。这表明了高层对足坛反腐的决心和期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足坛反腐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多位高官落马,一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这无疑是对中国足球的一次“刮骨疗毒”。然而,反腐并非一蹴而就,更不能“一阵风”。未来,中国足球还需要在制度建设、权力制衡、监督机制等方面下功夫,从根本上杜绝腐败滋生的土壤。
中国足球的未来任重道远,但只要坚持反腐到底,持续净化足球生态,相信终有一天,中国足球能够重拾球迷的信任,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