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武器普及后,炮兵仍是“战斗之王”,俄乌冲突给出什么启示?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在精确制导武器和无人系统日益普及的今天,炮兵这个“老古董”却在俄乌冲突中再次证明了自己的价值。美国《福布斯》杂志指出,在这场持续了29个月的战争中,炮兵造成了战场上的大部分破坏,成为名副其实的“战斗之王”。

俄罗斯和乌克兰每天分别发射约10000发和2000发炮弹,这种高强度的炮战在整个战争中持续不断。炮兵不仅用于战略威慑和心理压力,还在战术配合和远程打击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巴赫穆特等城镇攻坚战中,双方炮兵部队频繁交火,火力支援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现代战争中电子战设备广泛使用,但恰恰是这种“低技术含量”的传统火炮,在电子干扰环境下表现出更强的可靠性。有俄军将领指出,当一方发现对方作战系统漏洞并发起电子战时,对方系统可能在几周内就变得无效。相比之下,内部几乎没有电子元器件的传统火炮,成为了双方的“香饽饽”。

现代战争中,炮兵的战术和装备也在不断发展。俄乌双方都将火炮与无人机结合使用,无人机用于发现目标、监控攻击并评估战斗效果。这种战术不仅提高了打击精度,还大大增加了炮兵的射程,因为不再需要前方观察员来呼叫进攻。俄罗斯在2014年出兵克里米亚时首次引入了这种技术,双方在战争过程中不断改进,使无人机操作更加自主,集结炮击的过程也更加自动化。

俄罗斯在火炮数量和生产能力上占据优势。据报道,俄罗斯军队的火炮数量是美国军队的3倍,每月可生产25万发火炮弹药,足以满足战场需求。相比之下,乌克兰虽然获得了北约国家提供的先进火炮,但面临着弹药兼容性的问题,不得不依赖外部供应。

炮兵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俄乌冲突中。事实上,从拿破仑战争到两次世界大战,炮兵一直是决定战局的关键力量。即使在当今高科技武器层出不穷的时代,炮兵仍然凭借其持续火力、远程覆盖和灵活部署等优势,在战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俄乌冲突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追求先进武器系统的同时,不应忽视传统武器的价值。炮兵作为“战斗之王”,在现代战争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战争中,如何将传统火炮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发挥其最大效能,将是各国军队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