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大研究警告:垃圾食品可能导致青少年长期记忆障碍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南加州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青少年时期食用高脂肪、高糖分的垃圾食品可能会对大脑造成长期损害,影响记忆力。 这项发表在《大脑、行为和免疫》杂志上的研究指出,这种损害不仅会影响乙酰胆碱水平,还可能持续到成年期,即使改用健康饮食也无法完全逆转。

青少年大脑正处于关键发育阶段,这一时期的大脑具有高度可塑性。研究显示,从10岁到24岁,大脑会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受到遗传、荷尔蒙、睡眠和饮食等因素的影响。南加州大学生物科学教授斯科特·卡诺斯基指出:“青春期是大脑发育过程中发生重要变化的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分析一组吃高脂高糖饮食(垃圾食品)的大鼠和一组对照组大鼠的大脑对测试记忆的某些任务的反应,追踪了它们的乙酰胆碱水平。乙酰胆碱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对记忆和学习、注意力、觉醒和不自主肌肉运动等功能至关重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乙酰胆碱水平往往较低。

记忆测试包括让大鼠在不同的位置探索新物体。 几天后,研究团队再次将大鼠引入这个几乎相同的场景,除了增加了一个新物体。吃垃圾食品的大鼠表现出不记得之前见过哪个物体以及在哪里的迹象,而对照组的大鼠表现出熟悉的迹象。研究发现, 垃圾食品会导致外显记忆受损,而且在开始健康饮食后仍会持续。

卡诺斯基教授表示:“我们不仅在这篇论文中看到,而且在我们最近的一些其他工作中也看到,如果这些老鼠在这种垃圾食品的饮食中长大,那么它们的记忆障碍就不会消失。如果你只是让他们保持健康的饮食,不幸的是,这些影响会持续到成年。”

然而,研究也带来了一些希望。研究团队测试了在垃圾食品饮食中长大的大鼠的记忆损伤是否可以通过诱导乙酰胆碱释放的药物来逆转。他们使用了两种药物PNU-282987和卡巴胆碱,结果显示,直接对海马体进行治疗后大鼠的记忆能力得到了恢复。海马体是控制记忆的大脑区域,在阿尔茨海默病中受到破坏。

这项研究的意义重大,它不仅揭示了垃圾食品对青少年大脑的长期影响,还为可能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方向。卡诺斯基教授强调:“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才不会听起来像卡桑德拉(希腊神话中的预言者)和末日和悲观,但不幸的是,有些在成年期更容易逆转的事情,在童年期发生时就不那么容易逆转了。”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重视青少年的饮食健康至关重要。虽然完全避免垃圾食品可能很困难,但限制其摄入量并鼓励均衡饮食对保护青少年大脑健康至关重要。同时,进一步的研究可能揭示更多关于垃圾食品对大脑影响的机制,为开发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