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中山街,这条承载着厦门城市记忆的百年老街,正在经历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从昔日的繁华商业中心,到近年来的没落,再到如今的改造重生,中山街的变迁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发展轨迹。
中山街的没落并非偶然。业态重复、杀鸡取卵、严重透支,这三个问题如同三座大山,压得这条老街喘不过气来。整条街充斥着海鲜烧烤、海产干货、奶茶牛轧糖等同质化商品,甚至连同一家海鲜干货店都能在中山路连开8家。这种内卷式的经营方式,不仅让本地人望而却步,也让游客感到失望。
然而,中山街并未就此沉沦。2023年3月,从善坊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升级项目正式启动。这场历时10年谋划、历经7轮方案设计修改的改造工程,旨在让这条百年老街涅槃重生。改造团队提出了“能收尽收、能买尽买、能租尽租”的原则,对整个街区物业进行归置。目前,从善坊140余栋建筑中已有35栋具备活化利用条件,被纳入一期改造范畴。
改造过程中,尊重民意成为一条重要准则。项目组定期召开居民协调会议,知悉居民对改造项目的轻重缓急程度,并动态调整施工方案。例如,居民陈绍柚起初不愿拆除自家的违章雨棚,但在项目组反复沟通后,最终默许了拆除。“我们都希望从善坊变得更好嘛!”陈绍柚的话道出了大多数居民的心声。
改造后的中山街将被定位为以“吃、穿、住、文、教、展”六大主题功能、以“善文化”为主题的历史文化休闲旅游街区。从善坊22号建筑将被改造为“善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中山博爱乐善的故事。这种将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相结合的模式,有望为中山街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中山街的改造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如何平衡商业开发和文化保护,如何吸引客流,如何实现可持续运营,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正如文旅运营专家蔡敏超所说:“做古城文旅开发需要一定情怀,但只有情怀一定是不够的,如何实现多方共赢,才是文旅开发可持续运营的根本。”
中山街的改造不仅关乎一条街道的兴衰,更关系到整个城市的未来发展。它承载着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促进文旅融合的多重使命。正如石岐街道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主任田湘攸所言:“如果说孙文西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位大家闺秀,那么从善坊就如同小家碧玉。我们在这里形成的经验,将有助于整个香山古城建设。”
中山街的未来,或许正如其名字所寓意的那样,将在传承中创新,在变革中重生。这条百年老街,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属于它的下一个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