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隐患 | 浅析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与风险管理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化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风险挑战。近年来,化工事故频发,不仅给企业自身带来巨大损失,更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估和管理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价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根据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总工程师程长进的分析,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价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易燃易爆物质的风险评价、有毒有害化学品的生态风险评价,以及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环境风险评价。这三方面内容涵盖了化工企业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的全过程,体现了化工行业环境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评价方法上,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评价可以分为三类:概率型风险评价(PRA)、实时后果评价和事故后果评价(ACA)。其中,PRA主要用于预测事故发生前可能带来的损失;实时后果评价则侧重于事故发生期间的应急响应;而ACA则专注于分析事故发生后的环境影响。这种分类方法为化工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风险评估视角。

构建化工企业环境风险管理系统的四大步骤

有效的环境风险管理是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专家提出了构建符合化工企业特点的风险管理系统的四大步骤:

  1. 风险识别:制定清晰的风险识别策略,通过多方位调研全面梳理潜在风险因素。

  2. 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建立适合化工企业的风险评估指标,量化风险程度和影响。

  3. 风险控制:针对不同风险设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通过技术改进、管理规范等手段减少风险发生概率。

  4. 风险监控: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风险监控系统,实时跟踪风险变化,定期评估与调整风险管理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管理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工作,更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郝军强调,人员培训不到位是化工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建立“五懂五会五能”的培训体系,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将成为企业安全发展的新动能。

化工行业风险管理的新趋势与挑战

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环境风险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2023年中国—东盟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合作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化工企业风险管理机制的落地、过程安全管理与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融合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化工企业应当将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关口前移,重点管控容易导致群死群伤的重大风险,着力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

此外,专家们还提出了未来化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机遇与挑战,建议继续推进建设项目准入安全风险管控、强化高危细分领域安全风险管控等措施。这些前瞻性的建议为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指明了方向。

化工企业的环境风险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价方法和系统的风险管理措施,化工企业可以有效降低环境风险,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通力合作至关重要。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起一个安全、绿色、可持续的化工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