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4种行为也属于商业贿赂!违法,不要触碰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商业贿赂不仅限于直接的金钱交易,一些看似平常的行为也可能构成商业贿赂。以下4种行为就容易被忽视,但实际上属于商业贿赂:

  1. 以“促销费”、“宣传费”等名义给付对方财物。根据《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经营者为销售或购买商品,假借各种名义给付对方单位或个人财物的行为,属于商业贿赂。

  2. 提供国内外旅游、考察等非财物利益。商业贿赂的手段不仅限于财物,还包括提供旅游、度假、免费考察等其他利益。

  3. 在账外暗中给予或收受回扣。《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在账外暗中给予或收受回扣的行为,以行贿或受贿论处。

  4. 以“信息咨询费”等名义支付返点费用。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判决,商业银行为获取按揭业务向房贷中介支付返点费用的合同无效,认定为商业贿赂行为。

这些行为之所以构成商业贿赂,是因为它们都涉及利用财物或其他利益来获取交易机会或竞争优势,违反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商业贿赂不仅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商业贿赂行为一旦查实,将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经营者违反规定贿赂他人的,由监督检查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对于个人而言,受贿数额较大的,可能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商业贿赂的危害远不止于此。它扭曲了市场机制,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基于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而是取决于谁能提供更多的“好处”。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阻碍了创新和技术进步。同时,商业贿赂还可能滋生腐败,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社会的公平正义。

为了避免触犯商业贿赂法律,企业和个人应当:

  1. 建立健全内部反贿赂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监督。

  2. 在交易活动中,所有费用和折扣都必须明示并如实入账。

  3. 避免以任何形式向交易相对方或其工作人员提供额外利益。

  4. 如需支付中间人佣金,必须如实入账,并确保佣金与所提供服务相匹配。

  5. 加强合规意识,定期进行合规审查和风险评估。

商业贿赂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不仅损害了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也侵蚀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只有企业和个人都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抵制商业贿赂行为,才能营造一个公平、透明、健康的市场环境。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构建一个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商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