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条款、强制购车”,比亚迪4S店被投诉单方更换预订车辆,主动违约、拒退定金!

发布时间:2024-08-29

Image

比亚迪4S店被投诉单方更换预订车辆、主动违约、拒退定金的事件,折射出新能源汽车销售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近日,中国电子商会旗下的消费服务保障平台消费保接到朱先生投诉称,他与比亚迪汽车海洋网(珠海欢迪4S店)签订购车合同后,该店销售主动违约,拒绝交付合同约定车辆,并声称“仓库拖车,我做不了主,拖哪台车”。更令人气愤的是,4S店销售经理未经同意,单方面将车辆运回,并要求朱先生必须购买该车辆,且拒绝退还5000元订金。

这起事件并非孤例。消费保数据显示,2019-2023年共受理消费者针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及服务问题的有效投诉3,161宗,其中2023年累计投诉量为1,853宗,占投诉总量的58.62%。更令人担忧的是,整体投诉解决率仅为34.05%,相比2022年下降了18.72个百分点。在投诉量前十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中,比亚迪以1,642起的投诉量高居榜首,占据了投诉总量的51.95%。

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是导致投诉激增的主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呈翻倍式增长,2023年达到773.6万辆。仅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售302万辆,成为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销售冠军。然而,快速增长也暴露出行业在质量管理、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不足。

在投诉问题方面,虚假宣传成为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投诉量最高的问题,共有1,350宗,占比23.23%。主要表现为企业在宣传中夸大节能环保效益、虚构续航里程、夸大性能,却未提及实际的局限性。此外,服务态度差也是重要投诉原因之一,相关投诉量达到1,317宗。

面对这些问题,消费者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根据法律规定,汽车销售合同违约和定金退还的具体规定需参考当地法律法规和合同内容。一般来说,如果买方在交付定金后违反合同约定,如单方面取消购车计划,那么定金可能无法退还。同样,如果卖方未能履行合同条款,如提供不符合约定的车辆,买方也可以要求退还定金并支付违约金。

为解决这些问题,消费保数据研究院专家建议,首先,企业应当积极配合国家和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主动提升自身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快速响应消费者的投诉和问题,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积极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此外,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行业层面,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的行业标准和规范。通过推动行业内企业共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维护行业声誉和形象。此外,促进行业内信息透明度,加强企业之间和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投诉和纠纷。

对于消费者而言,需要加强对新能源汽车产品和市场的了解,提高购车意识和消费能力,选择有信誉和口碑的品牌和产品。同时,学习和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及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当遇到问题时,勇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合法渠道维权。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方齐心协力,才能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