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转氨酶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酶 ,主要存在于肝脏、心脏和肌肉等组织中。当体检报告中显示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偏高时,很多人会担心自己是否患上了严重的肝脏疾病。事实上, 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多种多样,不一定意味着肝脏受损。
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生理性原因包括熬夜、劳累、饮酒、脂肪肝等生活方式因素。病理性原因则可能涉及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心脏疾病、胆道疾病等。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健康人群,也可能因为偶尔醉酒、上呼吸道感染或服用某些药物而出现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
对于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都偏高的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自然降低这些酶的水平。首先,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 尽量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其次,饮食上要注意均衡,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适量的精肉。再次,适量运动不仅能消耗多余能量,还能促进全身健康。最后,要谨慎服用各种药物,尤其是不要随意服用感冒药或中药,以免引起肝损害。
然而,转氨酶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肝脏受损。在转氨酶轻度上升阶段,大多数人并不会感到明显不适。只有当转氨酶数值进一步升高时,才可能出现乏力、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定期体检对于及时发现身体异常非常重要。
如果 转氨酶持续升高,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原因。 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脂肪肝或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慢性肝病患者,转氨酶持续升高是常见的现象。而对于健康人群,如果持续大量饮酒或长期使用导致肝脏损伤的药物,也可能发展成为慢性肝脏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可能会过分关注AST/ALT比值这个指标。虽然这个比值在临床上用于判断肝损伤的类型,但并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在AST与ALT都在正常范围内的情况下,比值不一定有意义。而且,某些保肝降酶药物可能会显著降低ALT水平,这种情况下比值也不一定能反映真实的肝损伤情况。
面对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很多人会自行购买保肝药物或中草药泡水喝。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可取。 对于肝损伤的治疗,最重要的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例如,由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引起的转氨酶升高,最重要的是进行抗病毒治疗。保肝治疗只是辅助手段,单纯的保肝治疗并不能完全控制疾病。
总之,如果发现转氨酶升高,不要过度紧张,也不要盲目服用保肝药物。应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进行综合判断和治疗。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谨慎用药,才是维护肝脏健康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