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这个地方的榴莲,竟然靠“吃海鲜”长大……

发布时间:2024-09-03

Image

海南的榴莲树正在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水果之王”消费习惯。在这个热带岛屿上,一种独特的种植方法正在孕育出与众不同的榴莲果实 - 它们是“吃海鲜”长大的。

在三亚育才生态区的榴莲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榴莲树上挂满了排球大小的果实。这里的榴莲树与众不同,它们的肥料来源于深海鱼类。万保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喻子才解释道:“‘海鲜’其实是鱼蛋白肥料,来源于对深海鱼类的提炼,含有丰富的黏多糖和胶原蛋白。在榴莲种植中,鱼蛋白能够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促进榴莲生长和发育,使其果肉更加饱满,口感更加细腻。”

这种独特的种植方法不仅提升了榴莲的品质,也反映了海南榴莲产业的高端定位。海南省农科院热带果树研究所所长冯学杰指出:“海南种榴莲的起点高,不少种植户用鱼蛋白等高端肥料,种植高品质榴莲,目标进军高端市场。”

然而,种植榴莲并非易事。榴莲对光照、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异常敏感,被誉为“水果之王”的同时,也被戏称为“小公主”。海南的气候条件为榴莲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 全年光照时间约为2534小时,比泰国和马来西亚多出数百小时,这使得海南榴莲口感更加软糯香甜。

尽管如此,海南榴莲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台风天气的影响,为此,种植基地在已挂果的榴莲树周围安装铁架预防台风。其次是降水不均的问题,三亚全年降水量约为1347.5毫米,且集中在每年的8月至10月。为解决这一问题,种植户借助大型储水池进行储水,并应用自动水肥灌溉系统,精准浇水、施肥。

尽管面临挑战,海南榴莲产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目前,海南三亚、保亭、五指山、乐东等地已种植榴莲约4万亩,预计今年挂果面积约4000亩。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黄正恩表示:“海南将在全省范围内科学规划榴莲种植区域,有序扩大榴莲种植面积,打造中国榴莲品牌。”

海南榴莲最大的优势在于“树上熟”。由于榴莲成熟后保鲜期短,进口榴莲通常在六分熟左右采摘,并通过冷冻技术,在运输过程中完成“路上熟”。相比之下,海南榴莲可以做到“树上熟”,甜度更高、香味浓郁、口感更软糯。保亭智农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卓斌介绍,目前保亭国产榴莲市场价每斤60元以上,且供不应求。

尽管价格高昂,但消费者对高品质的追求使得海南榴莲依然供不应求。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完善,海南榴莲有望在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水果之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