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中国银行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中国银保信)近日发布了2022年度保险服务质量指数,为消费者选择保险公司提供了重要参考。该指数旨在引导保险业增强金融报国情怀和责任感,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持续提升保险服务覆盖面、可得性和满意度。
保险服务质量指数采用指数化方式表征保险服务质量,更贴近市场,也更科学客观。2022年度指数编制对象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开业满2个会计年度的财产保险公司及人身保险公司法人机构。指数选取的险种为与保险消费者关系密切且覆盖范围较大的财产保险公司的车险业务,人身保险公司的寿险、意外险及健康险业务。
2022年度财产保险(车险业务)服务质量行业指数为90.49,人身保险(寿险、意外险、健康险业务)服务质量行业指数为85.28。与2021年度指数结果相比,财产保险业案均索赔支付周期、结案率及续保率等指标实现提升;人身保险业退保率及保单继续率等多个指标获得改善,结案率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
这一结果表明,自首期保险服务质量指数发布以来,保险业在贯彻落实银保监会改进和提升服务的工作要求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保险公司积极开展智能线上化作业、理赔直付等多元服务,增强了保险消费者的获得感。
对于消费者而言,保险服务质量指数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它从消费者视角出发,重点关注理赔服务触点,兼顾销售、承保等服务环节,在服务便捷性、服务获得感、服务认可度、服务持续改善性等4个维度下设置案均出险支付周期、理赔获赔率、退保率等7个定量指标。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指标,结合自身需求,选择服务质量较高的保险公司。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保险公司的经营活动具有高度复杂性,不仅包括服务,也包括产品开发、销售管理、资金运用等其他重要方面。同一家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本身也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因此,当期的保险服务质量指数仅表征当前指标体系下,各保险公司在部分业务领域的相对服务水平,不代表行业及各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和全面服务水平,也不作为消费者选购保险产品的唯一依据。
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保险服务质量评估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从2013年保监会印发《人身保险公司服务评价管理办法》,到2015年保监会印发《保险公司经营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再到如今的保险服务质量指数,监管机构一直在努力构建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未来,中国银保信表示将根据保险消费者所需所盼,研究在更多指标、更全险种、更广维度上不断丰富完善保险服务质量指数体系,力求更全面反映保险业服务水平。
总的来说,2022年度保险服务质量指数的发布,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保险公司的重要参考,也为保险公司提升服务质量指明了方向。消费者在选择保险公司时,应综合考虑服务质量指数、产品种类、价格等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同时,保险公司也应以此为契机,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保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