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8
纯电动车续航能力打折已成为行业普遍现象。有车主反映,一到冬天,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只有销售宣称的50%-70%。一位合肥的长城欧拉好猫车主表示,以7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国道行驶,开启暖风后,最终只跑了200公里,剩余里程即显示为0,对比起出发时显示的340公里总续航里程,综合达标率仅58%。
续航打折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是电池特性。低温环境下,锂离子电池的活性下降,内阻增加,导致电量降低。其次是测试标准与实际使用存在差距。目前常见的测试标准包括NEDC、WLTC、EPA和CLTC等,其中CLTC标准被国内车企广泛采用,但该标准未考虑超高速工况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导致测试数据与实际表现出现偏差。最后是使用环境的影响。冬季低温、空调使用等因素都会显著降低实际续航里程。
在续航打折的背景下,部分车企存在虚标续航里程的问题。有车主投诉称,某品牌宣传续航1210公里的车型,实际测试纯电续航仅为177公里,纯油续航540公里,与宣传相差甚远。这种现象并非个例,多家知名车企都曾被消费者投诉续航虚标。
续航虚标给消费者带来了实际使用困扰和心理落差。有车主反映,小鹏G9新车在实际使用中,续航里程仅为官方宣传的5.5折。这种差距不仅影响日常使用,还可能引发安全风险。然而,由于缺乏明确的法规标准,消费者在维权时往往面临困难。
面对续航虚标问题,消费者该如何应对?首先,要了解不同测试标准的含义,不要被单一的续航数字迷惑。其次,在购车时要询问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续航表现,尤其是冬季低温环境下的表现。最后,合理规划日常使用,根据实际续航里程安排充电计划。
为解决续航虚标问题,行业需要建立更合理的测试标准和监管机制。一方面,测试标准应更贴近实际使用场景,考虑温度、空调使用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加强对车企的监督,要求其在宣传时明确标注测试条件,并对虚标行为进行处罚。
尽管存在续航打折和虚标问题,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仍在不断提升。随着电池技术的进步和充电设施的完善,续航焦虑终将得到缓解。未来,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将更加贴近实际使用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经济的出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