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呋虫胺是一种高效的烟碱类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家庭害虫防治。它具有触杀、胃毒作用,内吸性强、持效期长,能够克服传统杀虫剂带来的抗性风险。然而,要充分发挥呋虫胺的效用,正确的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在农业领域,呋虫胺的使用方法多样。以蔬菜作物为例,1%颗粒剂可在果菜类、叶菜类移栽时与土穴土壤混合处理,或在撒播时与播种沟的土壤混合处理。这种方法不仅能防治移栽时寄生的害虫,还能预防移栽前飞入的害虫。值得注意的是,呋虫胺具有良好的内吸传导作用,处理后能很快被植物吸收,并保持4-6周的药效。
对于果树,20%水溶性颗粒剂作为茎叶处理药剂使用。在虫害发生时使用,可有效防治蚜虫、红蚧类吮吸性害虫和食心虫类、金纹细蛾等鳞翅目害虫。呋虫胺对蝽类害虫也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和很高的抑制吮吸效果。推荐剂量使用时,对作物安全无害,即使加倍剂量试验,也未见明显药害。
在水稻田中,呋虫胺的使用方法略有不同。2%育苗箱用颗粒剂、1%颗粒剂和0.5% DL粉剂是常用剂型。在水稻本田使用时,可用DL粉剂和颗粒剂以30kg/hm²的剂量(有效成分10-20g/hm²)撒施,能有效防治飞虱、黑尾叶蝉、稻负泥虫等害虫。尤其对蝽类害虫,呋虫胺的种间药效差异极小。在育苗箱使用后,移栽后仍能有效防治飞虱类、黑尾叶蝉、稻负混虫及稻筒水螟。药剂对目标害虫的残效期长达45天。
在家庭害虫防治中,呋虫胺也有广泛应用。例如,在杀灭蟑螂时,可以使用40%呋虫胺可溶粒剂。将药剂按1:100的比例兑水稀释后,装入喷壶中喷洒在蟑螂经常停留或出没的地方。也可以使用0.5%呋虫胺杀蟑饵剂,直接撒施在各类热源、缝隙附近、各类家具底部以及家具附近的夹缝。对于跳蚤、苍蝇等害虫,呋虫胺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然而,在使用呋虫胺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首先,呋虫胺对蜜蜂和虾等水生生物有毒,因此在作物开花期间和水稻花期应禁止使用。其次,呋虫胺对家蚕、蜜蜂、虾蟹等动物有毒,所以在蚕室、桑园附近、虾蟹套养稻田等地方禁止使用。此外,呋虫胺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因此在土壤渗透性好或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应慎用。
总的来说,呋虫胺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但要充分发挥其效用,必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剂型和使用方法,并严格遵守使用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既有效防治害虫,又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