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3
近日,凤凰网科技对小米SU7标准版进行的续航测试引发热议。测试结果显示,当车辆电量和续航里程都耗尽到0后,充满电时订单显示充进了82.79度的电量,比官方宣称的73.6度电池容量高出12.5%。更有甚者,在将SU7电量完全耗光且无法挂挡之后充满电,订单显示充进了87.86度电,相比官方标注的额定容量足足多了14度。
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小米SU7电池设计和性能的诸多疑问。为什么实际充电量会大幅超过官方电池容量?小米官方对此作出了解释:这并不是“反向虚标”,也不会额外花费更多的电费,而是真实充电量、放电量的如实体现。
事实上,真实“电量”(包括充电量和放电量)和产品公告中标注的电池电量之间,是存在差别的。按照法规的要求,小米SU7公告时是按照1C的标准申报,即满电的电池以固定电流放电,1小时放至亏电。而如果按照1/3C的标准放电,即满电的电池以固定电流放电,3小时放至亏电,小米SU7标准版能放出的电量是76.8度。这意味着,根据不同的放电倍率,同一电池所放出来的电量是有差别的。
此外,日常工况中,放电倍率是更低的,电池可以放出更多电量,还能跑出更多的里程。同时,为保证新车交付到用户手中时电量达标,实际充入的电量会高于标注电量。再加上放电深度、充电电流大小、电池管理策略的不同,充入的实际电量也会有差异,有可能会充入更多电量。
值得注意的是,小米SU7采用了半固态电池技术。这种电池一侧电极不含液态电解质,另一侧电极含有液态电解质,或是单体中固体电解质质量或体积占单体电解质总质量或体积的一半。相比目前广泛使用的全液态电解质锂电池,半固态电池可以有效避免因液体泄漏导致的火灾等安全问题,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不易因高温而分解,保证了电池的长期稳定性。
此外,半固态电池具备更高的能量密度。目前市场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约在200Wh/kg上下,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在250Wh/kg上下。而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00Wh/kg以上,这意味着搭载相同大小的电池可以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现象对消费者和电动汽车行业都带来了影响。对消费者而言,虽然实际可用的电量可能比官方宣称的要多,但这也意味着每次充电需要支付更多的电费。对行业而言,这种现象凸显了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性,也反映了电动汽车在实际使用中的诸多细节和潜在优势。
总的来说,小米SU7电池实测结果虽然引发了一些争议,但也让我们对电动汽车电池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多实测数据的公布,我们将能更全面地了解电动汽车电池性能的实际表现和优化空间。对于电动汽车行业和广大用户而言,这都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