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5
在上海嘉定区安亭镇,一棵编号为“0001”的古银杏树王静静地矗立着。这棵被誉为“上海第一古树”的银杏,已经度过了1200多个春秋,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
古树公园因这棵银杏而建,占地约10亩,整体布局颇具江南园林特色。园内不仅有这棵树龄超过1200年的银杏树王,还有其他树龄在200年左右的银杏树。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棵编号为“0001”的古银杏,它高达24.5米,胸围6.5米,冠径20米,树根分布范围达数亩地。每年深秋,当银杏叶转黄时,整个公园都会被金黄色的落叶覆盖,美不胜收。
这棵古树不仅是上海最古老的树木,更是城市生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的全过程,是城市历史的活化石。同时,作为一棵雄性银杏,它还能为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雌树授粉,展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上海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古树名木的保护。1983年,上海人大通过了《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在国内率先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的地方法规。2002年,为了保护这棵千年古银杏,嘉定区政府专门辟建了占地7200平方米的古银杏园。园内以植物造景为主,除保留原有农宅周边的椿树、榉树等20余棵树外,还因地制宜地配植了乡土树和具有野趣特点的地被植物,与千年古银杏相映成趣。
上海的古树保护工作不仅限于立法和建园。2003年,上海首次利用GPS定位技术在测绘图上标注古树名木符号,使它们在地图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让相关建设单位在规划设计时注意避让和保护。为了保护静安公园百年悬铃木古树群的地下环境,地铁二号线甚至选择了避让改线的方案。这种将古树保护融入城市规划的做法,体现了上海在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
古树公园不仅是保护古树的场所,更是市民亲近自然、感受历史的绝佳去处。每年银杏叶转黄时,都会有大量市民前来观赏。今年,公园还特别举办了非遗药斑布手工活动,让市民在欣赏古树的同时,也能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市民王罗利带着他最喜欢的古琴,对着古树演奏了一曲《平沙落雁》。“很多人来看银杏树,看的是外观,但我想去看它的灵魂。”王罗利表示,现存最早的古琴和树王的年龄相仿,自己想通过这种方式寻找一种历史的共鸣感。
这棵1200多岁的银杏树王,不仅是上海的生态瑰宝,更是城市文化的象征。它静静地矗立在古树公园中,见证着城市的变迁,也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上海用实际行动保护着这份珍贵的绿色遗产,让古树与现代生活和谐共存,为后代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和生态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