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癌症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据统计,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而晚期患者这一比例高达60%-80%,其中1/3为重度疼痛。面对如此普遍且严重的疼痛问题,如何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成为癌症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1986年发布的“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为癌症疼痛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导。这一原则的核心是根据疼痛程度从低到高选择相应的药物,具体包括:
第一阶梯:对于轻度疼痛,主要使用非阿片类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可合用辅助药物。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时,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等,可合用非甾体抗炎药和辅助药物。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时,使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羟考酮等,同样可合用非甾体抗炎药和辅助药物。
三阶梯止痛原则的实施步骤包括:首选口服给药,按时给药,用药个体化,以及注意具体细节。这一原则的推广极大地改善了全球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状况。例如,我国在推行这一原则后,吗啡的医疗消耗量从1983年的7公斤/年增长到2002年的253公斤/年,增长了35倍。
然而,三阶梯止痛原则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是药物可及性问题。据统计,2017年世界上84.4%的人口(主要来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仅消耗了全球吗啡总量的13.6%用于疼痛治疗。其次是“成瘾恐惧症”问题。许多患者和家属担心使用阿片类药物会导致成瘾,但实际上,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成瘾的风险非常低。
近年来,癌症疼痛管理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进展和变化。WHO在2019年发布的最新版癌痛指南中,不再强调“按阶梯给药”。这意味着对于中重度疼痛患者,可以直接使用强阿片类药物,以避免延误治疗。此外,新的给药方式,如透皮贴剂等无创给药方法的出现,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疼痛管理不仅仅是药物治疗。心理支持、放松训练等非药物方法在缓解疼痛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通过注意力转移法、心理疗法等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对止痛药物的依赖。
总的来说,癌症疼痛管理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协作的复杂过程。合理使用止痛药物,结合非药物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疼痛管理知识的普及,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要关注药物可及性和合理使用的问题,以确保每一位癌症患者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疼痛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