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有一种小吃叫饹馇

发布时间:2024-09-18

在河北唐山,有一种独特的面食小吃——饹馇(读音:ɡē zha)。这种小吃不仅在当地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更是唐山人逢年过节、婚丧喜庆、迎来送往的必备之物。当地人甚至有“不吃饹馇宴,不算到唐山”的说法,足见其在唐山饮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饹馇的制作工艺颇为独特。首先,需要将精选的绿豆磨成豆瓣,用水发泡,漂去豆皮。然后上水磨成汁,再加水过箩去渣,经过三次去毛浆,待成洁白的淀粉后,再兑好汁,搅成浆糊状。最后,用尖锅缓火摊制成圆形薄片,一张饹馇就做成了。这样做出来的饹馇清香诱人,富有韧性,拎起来不坏,折上也不会裂纹。

关于饹馇的起源,唐山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据说清朝时期,遵化建有东陵,守陵人为了讨得皇家欢心,将这种特产送进了皇宫。慈禧太后品尝后,因其独特的口感而喜爱,便赐名为“咯扎”。从此,咯扎的叫法便在民间流传至今,其身价也大大提高。

饹馇的吃法多种多样,体现了唐山人对美食的创造力。常见的吃法包括熬菜吃、炸着吃或炒菜吃。在唐山,饹馇有醋溜饹馇、烩饹馇、炸饹馇、焦溜饹馇、玻璃饹馇、炒饹馇、饹馇签子、糖醋饹馇、饹馇汤等上百种做法。其中,糖醋饹馇是一道颇受欢迎的菜品。做法是将大饹馇切成一寸大小的菱形块,放进六成热的油锅里用小火炸至金黄,然后与黄瓜、蒜薹等配菜一起翻炒,加入白糖、醋和水勾芡,最后出锅时加明油,吃起来酸甜脆口,香而不腻。

饹馇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唐山饮食文化的缩影。它体现了唐山人对传统食材的创新运用,以及对美食的不懈追求。同时,饹馇的多样吃法也反映了唐山人对饮食的热爱和创造力。近年来,饹馇更是登上了大雅之堂,饹馇宴已成为唐山招待国内外宾客的拿手菜,深得食客的赞誉。

从营养角度来看,饹馇也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绿豆饹馇具有清肝合胃、泻火消暑、美容解毒、降低血压和血脂的功能,符合现代人追求的食疗合一、饮食养生的要求。

总的来说,饹馇不仅是唐山的一道特色小吃,更是唐山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唐山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了唐山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是当地人还是外地游客,品尝饹馇都是一次难忘的美食体验,也是了解唐山饮食文化的一个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