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5
“如果你不在餐桌上,你就会出现在菜单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第6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这番言论,引发了广泛讨论。这句美国俚语直白地表达了“不为刀俎即为鱼肉”的零和思维,折射出美国外交政策中根深蒂固的实力政治逻辑。
布林肯的“餐桌菜单论”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22年1月,他就曾在一次论坛上用这句话来阐述中美关系,强调美国需要确保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在餐桌上,而不是在菜单上”。这种表述生动而准确地传达了美国对外战略的核心理念 - 在国际体系中,要么成为决策者,要么成为被决策的对象。
然而,这种赤裸裸的丛林法则思维在当今世界显得格格不入。随着政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渴望一个更加公平、包容的国际秩序。正如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所言,小国也应该“像大国和强国所期望和坚持的那样得到对其主权和完整性的同等尊重”。
布林肯的言论暴露了美国外交政策中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尽管表面上强调“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实际上美国仍然信奉实力政治,将国际关系视为一场零和游戏。这种思维不仅体现在对其他国家的施压和利诱上,也反映在美国频繁退出国际协议、滥用制裁等行为中。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种“要么上餐桌,要么上菜单”的二元对立思维可能会加剧国际社会的分裂和对抗。在当前全球面临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共同挑战的背景下,这种狭隘的外交理念无疑是对国际合作的阻碍。
事实上,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正在呼唤一种全新的外交理念。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真正的外交不应该是在餐桌上大快朵颐还是成为盘中餐的选择,而应该是共享外交与和平的盛宴。这要求各国摒弃零和思维,转而追求合作共赢、包容发展的国际秩序。
布林肯的“餐桌菜单论”虽然直白,但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的机会。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国家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国际社会的整体福祉。真正的外交智慧,不在于如何在餐桌上占据有利位置,而在于如何创造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参与、共同发展的国际舞台。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时代,我们期待看到更多超越“餐桌菜单”二元对立的外交理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