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性大便出血不简单 切勿疏忽便血的“红色警告”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无痛性大便出血是一种常见但易被忽视的症状。长沙的廖女士最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一天早上,她在排便时发现大便上有血迹,但并没有感到任何疼痛。她起初以为只是上火,但经过检查后才发现是内痔引起的。

无痛性大便出血是指血液从肛门流出,或是掺杂在大便中,但患者并没有感到疼痛。这种出血的颜色可能呈现鲜红色、柏油色、褐色或暗红色。与有痛性便血相比,无痛性便血更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它背后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问题。

导致无痛性大便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需要警惕的是直肠癌和肠息肉。直肠癌早期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只有偶尔的肛门坠胀感。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排便次数增多、便血等症状。便血量不多,颜色为鲜红色或暗红色,有时还会伴有黏液渗出。肠息肉则是指发生在肛管或肠黏膜上的新生物,多数是带蒂的圆形或椭圆形肿物。当息肉被粪便挤压或摩擦时,表面的表皮组织会受损,导致无痛性便血。出血量一般不多,呈鲜红色,不与粪便混合。

人们往往忽视无痛性大便出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缺乏医学知识,认为没有疼痛就不是大问题;二是将便血简单归因于痔疮,认为是小毛病。然而,这种忽视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据不完全统计,近六成的肛肠患者因为疏忽了便血的“预警”,将其他肛肠疾病误认为痔疮,导致无法对症下药,甚至可能将直结肠癌误认为普通痔疮而延误治疗。

识别无痛性大便出血的关键在于观察便血的颜色和性质。鲜红色的血液通常表明出血来自肛门或直肠,而暗红色或柏油样的大便则可能意味着上消化道出血。如果便血伴有黏液或脓液,更需要警惕可能是结直肠癌的信号。

面对无痛性大便出血,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肛门指检、电子肛肠镜检查,必要时还会进行结肠镜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治愈率。《结直肠癌诊疗规范》指出:“早发现结直肠癌30天,可多活30年。”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能有效预防无痛性大便出血。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蹲厕;注意肛门卫生,每天用温水清洗;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无痛性大便出血绝不是小事。它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红色警告”,提醒我们注意潜在的健康问题。不要因为没有疼痛就掉以轻心,及时就医才是明智之选。记住,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挽救生命。让我们一起重视这个看似微小,却可能关乎生死的健康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