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图文解读+知识要点+同步练习

发布时间:2024-09-18

Image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誉为“天下奇观”。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钱塘江口的潮水汹涌澎湃,形成一道壮观的景象。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课《观潮》正是以这一自然奇观为题材,通过生动的语言文字,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观潮》一文的写作特点鲜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大潮的气势描绘得淋漓尽致。如“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将浪潮比作战马,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大潮奔腾的形态。而“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则用夸张的手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潮的磅礴气势。

文章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退之后”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这种安排不仅让文章结构清晰,也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从“ 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到“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 ”,读者仿佛跟随作者一同经历了整个观潮过程,感受到了大潮从平静到汹涌再到平息的全过程。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观潮》不仅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更是一次亲近自然、感受语言魅力的机会。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比喻句,让他们思考为什么作者要用“战马”来比喻浪潮,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同时,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同步练习题。例如:

  1. 请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它们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
  2.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观潮过程的?请用文中的关键词来说明。
  3. “人声鼎沸”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
  4. 如果你有机会亲眼目睹钱塘江大潮,你会有什么感受?

通过这些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对自然奇观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观潮》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仅增长了知识,也提高了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正是语文教学的真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