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02
牙齿健康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8020”是一个理想的目标——即80岁时至少保留20颗功能牙。然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平均缺10颗牙,龋齿率高达98%。
牙齿数量的减少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英国口腔健康基金会发表在《牙周病学2000》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65岁之前的中老年人,如果掉牙数超过5颗,那么早亡的风险则越高。更令人震惊的是,空军总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尹音在相关论文中提到,牙齿缺失的老年人平均寿命比牙齿健全的老年人短11.7岁。
那么,60岁以上的人应该保留多少颗牙齿才算正常?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65岁-74岁的老年人群中,存留的牙齿数量为22.5颗。这个数字虽然高于世卫组织的最低标准,但仍低于理想状态。
保护牙齿健康,预防牙齿脱落,对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饭后用淡盐水漱口。
注意饮食。多吃大枣、枸杞、动物肝脏、胡萝卜、芹菜等对牙齿有益的食物,避免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龋齿、牙周病等问题。
适当进行牙齿敲击和舌头运动。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0分钟,可以促进唾液分泌,预防口腔干燥。
按摩牙龈。用拇指和食指按一定方向按摩牙龈,每次5分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牙龈萎缩。
补充钙质。每天喝一杯牛奶,有助于牙齿和骨骼的健康。
记住,牙齿健康不仅仅是美观问题,更是关乎生活质量乃至寿命的大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年人的口腔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