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桂鱼的做法

发布时间:2024-09-16

Image

松鼠桂鱼,这道源自江苏苏州的传统名菜,不仅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口感闻名于世,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作为苏帮菜的代表作之一,松鼠桂鱼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与乾隆皇帝下江南的传说紧密相连。

据传,乾隆皇帝在一次微服私访苏州时,偶然品尝到了这道菜的前身——松鼠鲤鱼。当时的厨师巧妙地将鲤鱼去骨,在鱼肉上刻出花纹,再裹上蛋黄糊炸制,最后浇上糖醋卤汁,形似松鼠,外脆里嫩,酸甜可口。乾隆皇帝对此赞不绝口,从此这道菜便名声大噪。

随着时间的推移,松鼠鲤鱼逐渐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松鼠桂鱼。清代《调鼎集》中就有“松鼠鱼”的记载:“取季鱼,肚皮去骨,拖蛋黄,炸黄,作松鼠式。油、酱油烧”。这里的“季鱼”应指鲫鱼,说明在古代,这道菜的原料并不局限于鳜鱼。

松鼠桂鱼不仅在口味上独具特色,其造型更是别出心裁。当炸好的鱼上桌时,浇上热气腾腾的卤汁,鱼会发出“吱吱”的声音,仿佛真的松鼠在叫,增添了用餐的乐趣。这种独特的“声效”使得松鼠桂鱼在众多菜肴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道集色、香、味、形、声于一体的佳肴。

在现代生活中,虽然我们可能无法完全复制传统松鼠桂鱼的复杂工艺,但仍然可以通过简化版的做法,在家中享受到这道名菜的美味。以下是一个适合家庭制作的简化版松鼠桂鱼食谱:

食材:

做法:

  1. 将桂鱼去鳞、鳃、鳍、内脏,洗净后在鱼肉上斜切花刀,注意不要切破鱼皮。
  2. 在鱼身上撒上料酒、胡椒粉和食盐,腌制10分钟。
  3. 炒锅中倒入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将鱼身蘸上湿淀粉,放入油中炸至金黄,捞出沥油。
  4. 另起锅,加入少许油,放入清汤、番茄酱、食醋和少许食盐,烧沸后用湿淀粉勾芡。
  5. 将芡汁浇在炸好的鱼身上,撒上松子和水果粒即可。

虽然这个简化版的做法省略了一些传统步骤,但仍然保留了松鼠桂鱼的核心特色。在家制作时,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调料的比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味。

松鼠桂鱼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融合了精湛的烹饪技艺,体现了中国人对美食的追求和创新。无论是传统做法还是现代简化版,松鼠桂鱼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