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6
夏日来临,驱蚊产品又成为市场热销品。然而,面对琳琅满目的驱蚊产品,消费者往往难以辨别哪些才是真正安全有效的。近日,一项针对25款蚊香、驱蚊产品的测评报告显示,市面上近8成新型防蚊驱蚊产品无农药登记证或农药生产许可证,且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那么,究竟哪些驱蚊成分既安全又有效呢?
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和美国国家农药信息中心(NPIC)等权威机构推荐了四种安全有效的驱蚊化学物质:DEET(避蚊胺)、派卡瑞丁(Picaridin)、驱蚊酯(IR3535/伊默宁)和柠檬桉树油(OLE)或其提取物柠檬桉醇(PMD)。
DEET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驱蚊化学品,经50多年验证,被证明是高效低毒的。研究表明,低于30%含量的DEET驱蚊产品是绝对安全的,但不建议给2个月以内的婴儿使用。派卡瑞丁的安全性更高,对皮肤的刺激性也更小,是除DEET外最有效的驱蚊剂。驱蚊酯则被认为是唯一可以给婴儿、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的驱蚊成分。柠檬桉树油属于植物成分,安全、不刺激皮肤,但可能引起过敏,因此不建议用于三岁以下的小孩子。
这四种驱蚊成分各有特点,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例如,如果需要长时间户外活动,可以选择含DEET的产品;如果担心化学成分,可以考虑含柠檬桉树油的产品。但无论选择哪种成分,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查看产品是否有农药登记证号。根据国家《农药管理条例》规定,驱蚊、灭蚊产品纳入农药管理范畴,须取得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编号和产品标准号才能上市销售。消费者可以通过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产品是否已登记注册。
其次,注意查看产品成分表。某些产品可能打着“纯植物提取”的旗号,实际上暗中添加了驱蚊化学品。消费者应仔细查看成分表,了解产品的真实成分。
最后,根据使用场景和对象选择合适的产品。例如,儿童和孕妇应避免使用含DEET的产品,而选择驱蚊酯或柠檬桉树油的产品。在室内使用时,应选择拟除虫菊酯类的产品;在户外活动时,则可以选择含有上述四种成分的驱蚊液或喷雾。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防蚊驱蚊产品市场目前存在诸多问题。江苏省农药管理部门调研发现,市面上近8成新型防蚊驱蚊产品无农药登记证或农药生产许可证。某些产品宣称含纯植物成分,实则检测出避蚊胺、驱蚊酯等化学成分。还有一些产品为植物成分,但可能含有过敏原,对眼睛、呼吸道粘膜及皮肤产生刺激。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驱蚊产品时,应保持理性,不要盲目相信“婴幼儿适用”“孕妇专用”等误导性宣传。对于新型防蚊驱蚊产品,建议选择已在我国登记注册的持证产品。同时,应注意产品的使用频率和覆盖范围,避免过度使用。
总的来说,选择安全有效的驱蚊产品,关键在于了解成分、查看资质、理性选购。只有这样,才能在炎炎夏日中,真正实现“蚊子不再咬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