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的功效原来这么神奇

发布时间:2024-09-02

Image

柿子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是一种天然的“药食同源”食品。民间有“一个柿子5味药”的说法,这并非夸大其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柿子的神奇功效吧。

柿子全身是宝五大部位各显神通

鲜柿子味甘、涩,性凉,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益胃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现代研究发现,柿子含有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碘、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还具有降低血压、增强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柿饼是很多人喜爱的小零食,它既没有鲜柿子的涩感,又没有吃出胃柿石的风险。中医认为柿饼味甘、性平,具有润肺化痰、健脾涩肠、止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燥咳吐痰、脾虚食少、腹泻、便血、痔疮出血等症。

柿霜是柿饼表面的白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柿霜乃其津液,生津化痰,清上焦心肺之热,治咽喉口舌疮痛。”柿霜还可以用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干咳、咽炎等疾病。

柿蒂虽然不起眼,却是中医治疗呃逆的要药。《本草纲目》中提到“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柿蒂具有降逆下气、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的功效。

柿叶平时我们很难接触到,但实际上它也有不小的功效。取嫩柿叶适量,开水泡,代茶饮,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并有清热健胃、助消化作用。

柿子三大养生功效令人惊叹

柿子具有清热润肺的功效,对于肺热所导致的咳嗽、咳痰,热病所导致的口渴、口干、口疮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柿子富含果胶,这是一种水溶性的膳食纤维,有良好的润肠通便作用,对缓解便秘、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等有很好的作用。

柿子还具有健脾开胃的功效,对于脾虚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的人来说,适当吃柿子有很好的健脾开胃的好处。

食用柿子六大禁忌需牢记

虽然柿子有诸多好处,但食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空腹、饮酒不宜吃。柿子含有较多的鞣酸及果胶,在空腹情况下它们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硬块,如果这些硬块不能从胃中排到肠道,就会滞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石”。所以不建议空腹吃柿子。另外,酒精会加速胃酸与鞣酸的反应。所以空腹或酒后尽量不要吃柿子。

  2. 不要吃柿皮。柿子中的鞣酸绝大多数集中在皮中,在柿子脱涩时,不可能将其中的鞣酸全部脱尽,如果连皮一起吃更容易形成胃柿石。

  3. 脾胃虚寒者忌食。柿子性寒,凡脾虚泄泻、便溏、体弱多病、产后及外感风寒者,忌食鲜柿子。脾胃虚寒者可以适当食用柿饼。

  4. 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柿子的含糖量比较高,而且多为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蔗糖、果糖等,容易引起血糖升高。所以,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柿子。

  5. 不能贪多。每天1~2个即可。另外,贫血患者更应少吃,因为鞣酸对于铁的吸收会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就不要“贪食”啦!

  6. 生柿子尽量不吃。生柿子味道酸涩,具有较强的收敛作用,食之过量,易致口涩、舌麻、大便干燥,所以不建议直接食用生柿子。

创意吃法让柿子美味又健康

除了直接食用,柿子还有很多创意吃法:

  1. 柿子蛋糕:将成熟的柿子去皮、去籽、捣成泥,加入面粉、蛋液、糖等材料搅拌均匀后烤制即可。

  2. 柿子火烧:拨开柿子取出其中的果肉,然后用筷子搅拌,加入等量的面粉进行搅拌,然后盖上保鲜膜让它醒半个小时左右,再准备点食用油和芝麻,双手涂油拍柿饼,粘上一层芝麻,锅底铺油,将柿饼煎至两边金黄后吸去油就好了。

  3. 烤柿子:将柿子的甜味和质感融入菜品,制成柿子酱和柿子醋等搭配烤羊、烤鱼,解腻又增添了独特风味。

  4. 柿子酱:做好的柿子酱甜腻可口,尝过之后让人回味无穷,如果家里的柿子实在太多了,把它做成果酱,可以将美味长久保存。

总的来说,柿子浑身都是宝,它的营养价值不可否认,但仍然需要注意食用的细节与方式方法。健康合理地食用柿子,才能让它在冬天给我们带来最大程度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