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9
刘统勋,这位乾隆朝的重臣,究竟有多“牛”?让我们一探究竟。
首先,刘统勋的官场生涯堪称辉煌。他从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开始,一路高升,历任刑部侍郎、左都御史、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太子太傅兼陕甘总督、工部尚书、刑部尚书、军机大臣、吏部尚书等要职。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他更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兼管礼、兵、吏、刑部,成为首席军机大臣。这种跨越多个领域的全面任职,充分体现了乾隆对他的高度信任和倚重。
其次,在治水方面,刘统勋展现了卓越才能。乾隆十一年(1746年),他出任漕运总督,开启了自己督修河道、治理水患之路。在处理铜山小店汛河决口时,他不仅查办了贪污渎职的官吏,还亲自驻守铜山监督塞河,直到工程完成。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他前往江南主持清理黄河入海口淤塞工程,次年又主持运河勘察与清淤工作。这些成就,使他成为清朝著名的治水专家。
刘统勋的直言敢谏更是令人敬佩。乾隆六年(1741年),他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时,曾参奏大学士张廷玉和尚书讷亲,指出他们擅作威福,请求乾隆给予批评。这种敢于挑战权贵的勇气,在当时实属难得。乾隆帝对此大加赞赏,称他“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其正”。
出身书香门第的刘统勋,其家族背景同样令人瞩目。他的祖父刘必显是进士出身,曾任户部广西司员外郎。父亲刘棨也是康熙朝进士,官至四川布政使。刘统勋本人更是学霸中的学霸,19岁中举,26岁中进士。这种家族传承,为刘统勋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最后,刘统勋的个人品格同样值得称道。他为官清廉,生活俭朴。乾隆帝在刘统勋病逝后亲临治丧,看到他生活如此简朴,不禁痛哭。这种廉洁自律的品格,在当时腐败横行的官场中尤为可贵。
刘统勋的一生,是为国为民、清正廉洁的一生。他不仅在官场上游刃有余,更在治水、直言等方面展现了非凡才能。乾隆帝评价他为“真宰相”,实至名归。刘统勋的“牛”,不仅体现在他的成就上,更体现在他的人格魅力中。这种精神,值得后人永远铭记和学习。